
我们这样定义机箱
电脑硬件有几十元的廉价产品,也有上千元的奢侈品,相同预算花在机箱或CPU上的收益却不同,CPU性能与预算成正比,而机箱的价值完全看用户怎样使用。廉价的机箱在一些用户手里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昂贵的机箱如果不会用也只能作为一个铁壳子存在。今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机箱的功能,从功能解析机箱的设计,从设计揭示机箱如何做到物尽其用。
● 机箱产品的三大功能
1、屏敝电磁辐射,保护用户健康。
2、容纳所有硬件设备,避免灰尘或外力损坏。
3、降低CPU、显卡等硬件的温度,避免高温缩减硬件寿命、影响平台稳定。
大多数用户攒机时给机箱的预算是100-300元左右,这个价位的机箱产品兼容性都没有问题,防辐射性能做工也比较到位,这些机箱与高端机箱的最大差异是散热性能!
● 机箱散热性能的重要性
1、节省散热投资,机箱散热方面的投资可以使CPU与显卡温度大幅降低,用户不必花费过多预算在核心组件上。
2、低温可以延长硬件寿命,理论上温度下降十度,硬件寿命会提升一倍!
3、电脑噪音是由机箱内CPU、显卡、电源风扇的转速决定的,温度越低风扇转速就越慢,电脑噪音就越小。静音电脑的前提是散热性能优秀的机箱。
4、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很多莫名奇妙的电脑问题均是由高温引发的。
● 机箱的灵魂是风扇
电脑机箱就如同我们的房间一样,封闭的屋子里是不会有凉爽感觉的,我们感觉到凉快的唯一原因是有两扇窗户,一个出风一个入风。机箱也是同样的道理,影响散热性能的最大原因是风扇而不是铁壳本身,风扇才是机箱散热性能的灵魂!
据我们了解,100-300元价位的机箱产品大多都没有风扇,或者只有前置风扇没有后置风扇,风扇不完整的机箱产品就如同没有窗户或者只有一个窗户的房子,人们住在里面是无法忍受的,硬件设备同样的道理。下面我们会分三种情况来测试机箱的散热性能:1、没有风扇 2、单风扇 3、双风扇组成的38℃风道系统。
本次测试是为了明晰机箱产品的意义:机箱不是花瓶,不只是硬件保护容器,而且是一件散热设备;没风扇不叫38℃机箱,单风扇也不叫38℃机箱,双风扇才是38℃机箱。同时本文会用数据证实,用户花费3、40元给机箱加装风扇可以获得怎样的性能提升。

机箱风道简述
风道看似一个比较专业的名词,其实风道就是指气流在机箱内流动的轨迹,既然要有空气流动,就需要一个风扇吹风,一个风扇抽风,并且气流在箱内不能受到阻隔。
Intel制定的38度机箱风道
市场上绝大多数机箱都是部分借鉴了Intel在2001年制定的CAG规范,“部分”的意思是说它们并没完全参照CAG的风道设计标准,但都打着38℃的名号出现。这里我们并不想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因为CAG标准已经是末日黄花了,新的机箱架构设计标准正在酝酿。
如上图,目前大部分机箱的风道走势都是冷空气从前面板的风扇抽入,热空气从机箱后面板抽出,即便是这样过时的设计,市场上100元-300元的机箱产品也没有做到,预置两个机箱风扇的产品屈指可数,用户购买这些机箱之后大多都没有加装风扇,所以我们才有这篇针对性的测试,机箱风扇将会起到什么作用?或者说风道对机箱的意义何在?
机箱风道可以分为正压与负压两种,负压时机箱内部风扇出风量大于进风量,正压时机箱内部出风量小于进风量,这两种情况是由两个机箱风扇转速来决定的。在本次测试中我们也会对这两种情况进行测试,便于用户选择最合理的机箱风扇组合。

测试平台与测试设定
本次测试我们使用的机箱为Tt的VH9000,这款机箱采用传统的机箱风道设计,机箱预置两个12cm风扇,前置风扇吹风,后置风扇抽风,两个风扇的电流均为0.3A,转速相同。
本次测试我们使用的平台为主流游戏平台,CPU是比较热门的E5200,我们把它超频至3.51GHz,显卡为GeForce 9800GT,整套平台比较具备代表性。
平台负载选择“小球”,我们认为这个软件可以真实地模拟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这个软件给CPU的负载是50%-60%,我们推测它给GPU的负载是60-70%,与大多数3D游戏给硬件的负载非常近似。
本次测试分为三种模式:
1、没有风扇,这种情况可以代表100元左右的低端机箱使用情况。
2、前置风扇,这种情况是300元以下机箱的使用情况,这时机箱内是正压风道。
3、双风扇38℃机箱风道,这是比较理想的风道,1与2两种情况都可以用几十元成本升级成双风扇。这种情况下机箱内部是负压,因为电源风扇也在抽风。

机箱风扇效能测试
● 无风扇机箱
测试时我们拷机两个小时,以保证箱内热循环达到稳定的状态,无风扇的状态下箱内只有侧吹的CPU风扇与电源风扇在进行抽风,箱内可以说是负压的状态,但是没有风道可言。
温度波动(点击放大)
● 双风扇机箱
两个机箱风扇虽然都是0.3A,转速规格相同,不过机箱内还有一个电源风扇在抽风,所以双风扇的情况下是压强比较大的负压状态。
一个普通机箱,花费3、40元加装风扇之后,CPU温度降低了7.05℃、显卡温度降低了9.1℃、主板温度降低了9℃、硬盘温度降低了16℃!CPU与显卡的降温幅度可以媲美花高价更换优秀散热器的效果,主板降温则意味着箱内风道效果非常优秀,硬盘温度的巨大差异是因为前置风扇能加强硬盘周围的空气流动。
我们本次拷机的环境温度为23摄氏度,如果是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有无风扇的温度差异会继续扩大,下面我们对比一下只有前置风扇的情况。

选择合理的机箱风扇搭配
如果没有后置风扇,这时电源的抽风量比前置风扇的入风量低,这时箱内是正压状态,这时箱内会有数个散热死角,这些散热死角的热量不断堆积,最终会给整个箱内空气加热,下面我们断掉后置风扇的供电,实际测试一下正压风道的散热效果。
温度曲线(点击放大)
单风扇对CPU温度并没有改善,正压风道的散热效果确实没有负压状态理想。
相信很多用户看过有无风扇的明显差距之后,都会考虑加装机箱风扇,这时就需要注意风扇转速的问题,从上述测试可以看出,理想的状态是让前置风扇转速低于后置风扇转速。

你的机箱物尽其用了么?
● 测试结果汇总
从下列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风扇对机箱散热能力的影响,无论我们购买什么样的机箱,都应该加装机箱风扇,这样才能利用到机箱的最大价值。
散热效果天上地下
足已媲美昂贵散热器的效果
● 测试结论
没有预装风扇的机箱只是一个铁壳子,毫无散热能力可言,机箱最重要的价值在无形中缩水,加装了风扇之后机箱散热能力有质的飞跃,优秀的风道系统可以大幅降低风扇转速与噪音、延长电脑硬件的寿命、节省我们对核心硬件散热设备的投资,所以机箱的灵魂是风扇!
本次测试揭示了机箱风道的效果。我们不能仅仅把机箱当做硬件设备的容器来使用,而是应该谋求机箱散热效能的最大化,唯有这样,机箱才能脱离边缘配件的地位,起到直接提升整个电脑平台性能的作用,让我们的投资真正物有所值。
近期ZOL机电频道有奖活动 | |
2009.5.19至2009.6.17 |
|
2009.5.13至2009.6.13 |
|
2009.5.18至2009.6.18 |
|
2009.6.1至2009.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