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音频编码
说完视频改说说音频了。一部高清节目如果仅仅有画面而没有声音是欠缺的。而你如果对音频的理解还停留在DVD时代,认为音频做到那种效果已经是很完美了那真的太遗憾了,因为高清音频远远比视频更让人着迷,这种感觉只有真的受到过震撼的人才能体会。留着这份期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下音频编码吧。
1,PCM
PCM是模拟转化为数字音频的最原始编码,但是这种编码实在是太大,到底有多夸张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如果图上的内容看不清请点击放大。
我们可以清晰得看到:第一行是画质:1920*1080分辨率,采用AVC(H.264视频编码),2.35:1高宽比(宽屏电影)。第二行就是我们这次要说的重点了:英文语音输出是采用5.1声道未经压缩的PCM编码(48kHz/16bit)。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PCM码率计算公式是:码率=采样率* 采样精度*声道数目
这里48kHz是采样率,16bit是采样精度,5.1是声道数。
PCM 5.1(48kHz, 16bit)=48000x16x5=3840000 (bits/s)=3.75M (bits/s)
这里为什么要乘以“5”而不是“5+1”的声道数呢?因为所谓的“0.1”重低音声道,不应该计算在内。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面犯了这个原则性的错误,幸亏热心读者提醒,这次修正这一错误。
这部影片的片长为138分56秒等于8336秒,所以采用PCM编码的音频容量为8336*3.75M(bits/s)=31260Mbits,(bits和bytes的核算要除以8)约合3.9075G。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采用DVD介质,单单是声音一个部分,就要占据大约一张盘的容量!何况这张影碟还有其他的音轨。也只有蓝光才能有这样的容量存储下体积如此庞大的音频文件。如果让光线/同轴作为音频输出带宽会不足,最多只能满足二声道的PCM。所以在DVD时代,PCM是非常奢侈的也是非常稀少的音频编码,更多采用AC-3或者DTS来完成音频部分的效果。如今配合高带宽的HDMI接口,7.1 PCM输出都是可以轻松达到的!
如此庞大的体积我们需要对他进行压缩:以特定的算法进行压缩,期间的音质有可能下降,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减小体积,达到更加方便传输的目的。
2,Dolby TrueHD
Dolby TrueHD是杜比实验室专门为了HDTV开发的新一代无损压缩音频编码。TrueHD可以支持HD DVD格式下多达八个全频带无损声道,其中包括环绕声,取样率高达192kHz。此外,该技术不仅能应用于5.1环绕声,还能支持的7.1环绕声,但其最多可支持达13.1个声道。PCM采用的是静态码率,而Dolby TrueHD则采用的是先进的动态码率:当需要表现大量声效时,码率变大,反之减小。Dolby TrueHD在蓝光DVD中最高码率为18Mbps,对于音频来说这已经是相当高的数据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