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散热器厂商超频三在09年下半年终于推出了属于自己的电源产品,并且刚刚登场就出手不凡。众所周之,散热不仅仅是电脑主要芯片的“终身大事”,对电源也非常重要。电源内的元件工作在不同的温度下,使用寿命大不相同,因此做好散热工作应该是每个电源的头等大事之一。而超频三在设计电源时,凭借多年从事散热器设计制造的经验,将当前在芯片散热领域已普遍采用的热管鳍片技术与电源的散热整合,从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热管超频系列电源。
当然,利用热管鳍片散热只是这个系列电源的特色之一,超频三还通过这些产品推出了几种新的理念,在本文中我们都将为读者一一介绍。
超频三热管超频电源系列
超频三热管超频电源系列第一批送递中关村在线的产品有两款,是额定功率450W的“绿松石600”以及额定功率300W的“橄榄石400”。就如同超频三的“海”系列散热器一样,这次电源用“石”来命名,有利于加深用户对每款产品的印象。这两款电源沿用相同的设计理念,分别定位于主流、中端用户人群,属于超频三电源新产品线里的中流砥柱。因为时间有限,在本文中我们先针对其中定位较高的“绿松石600”进行分析和测试。
如同图中的绿松石600一样,超频三热管超频系列电源外壳全面经过黑化磨砂处理,包括12cm风扇的护网都喷涂了黑色磨砂效果,产品整体给人充实的高端质感。
无论是散热器还是电源,主流用户在攒机时对静音要素考虑的比重越来越高。甚至即便是一个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消费者在攒机时也会提出静音的要求。细细想来这个趋势的产生也完全合乎逻辑:既然主流用户不是特别追求性能,那该有点儿别的盼头,人活着总不能一点儿追求没有。对一些电脑前不分昼夜的宅人夜猫来说,在寂静的夜晚身边放着一台不破坏“情调”的电脑何尝不是美事?
要说CPU、显卡散热器上的风扇大都还可以自己更换,或假装减速线、调速器,那么电源风扇因为被封装在外壳内,是否静音就只能看厂商的造化了。虽然拆开电源也能对风扇进行改造,但会失去质保,这种方式笔者可不敢斗胆推荐。
绿松石600电源散热风扇
超频三绿松石600电源采用弹头式12cm风扇,风扇采用静音效果较好的液压轴承带动镰刀状弧形扇叶,能在提供足够风量的前提下保证不俗的静音效果。从理论上讲,液压轴承的耐久性确实逊于成本高昂的双滚珠,与单滚珠基本持平,但是因其固液摩擦的特性,静音效果优于后两者。用静音的扇叶设计搭配静音的轴承,超频三热管超频电源的散热/噪音比普遍优于市面同类产品。
热管穿鳍设计在电源中的应用更是让超频三电源的散热效果大放异彩。超频三原本就是用于探索的国内老牌散热器厂商,在这方面有着其它大多数电源厂商不具备的深厚资质。他们将因低压高流而滚烫的二次侧开关管与热管结合,引导至电源出风口,穿过一组铝质镀铜鳍片。电源散热网孔是风扇气流的唯一出口,当气流受到电源封闭的外壳逼迫从此处喷出时,刚好能从这组鳍片上带走二次侧整流发出的热量。在下文中我们会将电源外壳打开,让读者一睹其中的构造。
绿松石600W电源铭牌上详细地标注出了每一路输出所能承受的电流和功率。在最重要的+12V方面,它共有两路输出,每路可承受19A的电流,两路+12V共可额定输出335W的功率。加上+5和+3.3V所能承受的功率以及-12V和+5VSB,相加得出总450W的额定功率。
此外,这款绿松石600电源的峰值功率是比较突出的,铭牌标注达到600W,并且详细地注明了此负载下持续10秒属于安全范畴。尽管大多数用户对峰值功率不以为然,认为这个参数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这里超过额定功率150W的峰值标称如若属实,至少能证明它的品质是可以肯定的。
关于峰值功率,超频三还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即与Intel自动超频技术相融合:如果CPU在常规状态运转时电源已接近满载状态,若此时CPU突然自动超频,那么宽裕的峰值功率能够为12V陡增的电流提供一些保障。这也是“热管超频电源”中“超频”二字的由来。
观赏完绿松石600电源的外观,下面我们需介绍它内部的一些设计和用料。总体而言,这款电源的背部布局是十分有序的,从市电端口到EMI滤波,到一次侧整流、变压器、二次侧整流,都是整齐划一。当然,最醒目的要数从二次侧整流桥引出的一根L形热管,以及出风口出的鳍片散热排,这在其它电源中是看不到的。
内部整体结构
超频三绿松石电源的一次侧整流采用双管正激+主动式PFC的设计方案,配备一颗容量270μF,耐压400V的HEC(东阳光)高压滤波电容。双管正激和主动PFC能够削弱交流电相位差带来感性、容性电流影响,因此对高压滤波电容的容量要求并不苛刻。270μF虽然有些小,但这里已完全能满足要求了。东阳光是国内著名电容品牌,产品质量基本持平台系品牌。
绿松石600配备完整的EMI滤波电路,可以有效免除来自电网各种脉冲危害。
ERL-39主变压器能向二次侧输出纹波良好的电流,减轻了二次侧开关管的耐压压力,因此二次侧无需使用太高耐压值的开关管,能为用户节省一些开支。
绿松石600电源最大的特色是上文中提到的二次侧热管散热设计。二次侧输入经过变压器处理后的低压,但是电流相较一次侧大了许多,这回引发导线、功率元件的热管陡增,因此需要更强力的散热。而一次侧的位置往往又在电源内侧,热量不容易直接排出电源外,如果直接在电源内散热则可能会导致其它元件二次吸热。
二次侧开关管与热管结合
超频三的设计是将二次侧的开关管通过铝片与热管衔接,再引导至出风口处散热排上。
这个散热网孔是电源唯一的出风口,外溢的气流可以直接将散热排上的热量带出电源外,不会影响到电源内的其它元件,与机箱的侧吹式散热器风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超频三绿松石600的12cm风扇电源并没有直接焊接到电源PCB上,而是使用了一个2pin的标准插头。也就意味着所有与此插座兼容的12cm风扇都可以被应用到此款电源上,为不在乎质保的发烧友又提供了散热改造的空间,比如将猫头鹰S12、P12、安耐美气压磁浮系列等高端风扇的接口经过改造后安装到这款电源上。
除了ATX架构主板规范的24pin全局供电端口外,超频三电源因其出色的功率负载能力大量提供了各种常用的供电端口,型号齐全,具有优秀的兼容性。
+5V/+12V的D型供电口
最普通的D型标准供电插头有四个。
供SATA设备使用L型供电插头有6个。因为现在SATA连接的驱动器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对电源上这类插头的数量有一定要求。
CPU 8pin 12V供电口
专供CPU的一路12V输出,设计为4pin+4pin的拼接式8pin供电插头,即便遇到CPU供电为4pin的低端平台也能轻松兼容。
显卡6pin、8pin供电口
显卡供电插头的配置则略有闪光之处,提供了两枚6pin的显卡12V供电线路。其中一路额外引出2pin地线回路,当它们拼接时则可兼容高端显卡经常出现的8pin电源输入方式。
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通过对超频三绿松石600电源的外观、内部解析,型心读者对这款产品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接下来需要用实际平台来检验它在工作中的表现。
根据这台电源450W的额定功率和600W的峰值功率,我们精心选择Core i7 920处理器搭配GTX 260+的配置来做测试。这套平台当CPU超频到4GHz后,CPU和GPU同事满载能产生超过500W的功耗,十分适合用于测试绿松石600电源。
测试中我们将这颗i7 920超频至200MHz×20 @4GHz,核心电压设定为1.25V,内存分频在DDR3-1600,GTX260+显卡频率保持默认不变。测试分为三种状态:待机、CPU单独满载、CPU/显卡全部满载,分别用于检测这款电源在高、中、低负载状态下的表现。
测试使用简易功率参数显示器,除了显示当前AC端输入的有功功率外,还比较上述高、中、低负载状态下的功率因数(PF)变化。测试平台一切就绪,下面揭示测试结果。
● 测试平台低负载测试
首先让测试平台运行在Windows桌面状态,电参数仪显示AC输入的有功功率为154W,功率因数显示0.97。
随即运行Prime95,让4GHz的i7 920八线程同时满载。电参数仪显示AC输入端有功功率为308W,PF值达到0.99,这的确是只有主动式PFC存在才能达到的效果。
● 超额定功率重度负载测试
绿松石600电源铭牌上标注它的峰值可以在600W负载下维持十秒,那已经是超过额定功率150W了。试想如果负载只超过额定功率少许,那么是否可以长时间维持稳定运转呢?于是我们运行Prime95与Furmark同时让CPU和GPU满负荷工作,将这套平台逼上最高功耗状态。
负载500W 功率因数
结果电参数仪显示AC端输入的有功功率为500W,但这不代表电源已经超负载运行。因为电源标注的额定功率是指直流输出功率,而非输入的有功功率。因此若保守地假设这台电源此时的转换效率为78%,那么实际输出功率应该位于400W左右,绿松石600仍是在额定输出的范围内工作。不过在这中高负载的状态PF值下仍能维持0.97,说明它的主动PFC是可靠而有效的。
同时,这也说明当今高端硬件平台的直流电功耗远没有人想象中夸张,即便是在超频状态。即便是本次测试中的GTX260+换成更高端的GTX285,其它配置设定不变,CPU和GPU同时满载时恐怕也只是正好达到绿松石600电源的额定功率上限。可想而知,骨灰发烧友们在攒机时唯恐功率不够而花费上千元购买高端电源实乃小题大做,一款450~500W左右的电源基本上就可满足大多数高端配置的能耗。
● 产品点评
综合而论,超频三绿松石600电源,以至于整个热管超频电源系列,可称之为国内电源产品中的新秀。虽然它的用料和电源转换方式在整个电源行业中属于中规中矩,但是许多新颖的设计使它走在许多同样中规中矩的国产电源前面。比如,二次侧开关管的热管穿鳍散热方案,笔者相信在相同的用料下它会对开关管的使用寿命有所帮助;比如液压轴承的子弹头镰刀风扇,若合理控制转速,它将是国内静音的静音典范。电源行业超频三半路杀出,看来今后好戏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