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超频三扬子鳄系列散热器进行了全系列的测试,测试硬件环境可谓黄金级:CPU和主板是来自于intel原厂的测试专用平台,分别为LGA775 3.46GHz和intel原厂925主板,内存部分采用的是富豪DDR2 533 256MB*2,这样的硬件搭配已经价值过万,当然因为全部为intel原厂,所以这里也有一颗intel原装风扇,刚好为我们作对比。
由于现在常用的温度测试软件(例如MBM5,SpeedFan)均不支持最新的915/925系列主板,所以我们只能从主板BIOS中读取跟散热器有关的数据,这里我们将测试结果以表格形式给出。其中的温度为稳定待机状况下读取的温度,并没有进行超频和满负荷情况下的测试。
产品名称 | 1200CU+ | 900CU+ | 900CUAL+ | 700CU | 700CUAL | 900AL+ | intel原厂 |
测试温度 | 44℃ | 45℃ | 48℃ | 50℃ | 54℃ | 51℃ | 50℃ |
风扇转速 | 1900RPM | 2900RPM | 2800RPM | 3300RPM | 3450RPM | 2900RPM | 2500RPM |
制造材质 | 纯铜 | 纯铜 | 铜铝 | 纯铜 | 铜铝 | 纯铝 | 镶铜 |
静音效果 | 很安静 | 普通 | 普通 | 微吵 | 微吵 | 普通 | 安静 |
从测试结果看,最为明显的是静音效果与转速、扇叶长度之间的关系,扇叶越长,转速越低,噪音值越小,更为安静。而从其他的角度上来看,基本符合纯铜散热效果好与铜铝综合的散热效果,铜铝综合的散热效果又好与纯铝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这里的例外就是7厘米扇叶的两款产品——蚂蚁系列散热器。由于散热片,风扇面积都太小,而LGA775 3.46GHz发热量非常的大,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散热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7厘米纯铜蚂蚁仅仅比9厘米纯铝青鸟温度低上一度,而铜铝综合的7厘米蚂蚁稳定温度要比9厘米纯铝青鸟还要高上一点,但是鉴于散热介质对于散热速度在本质上的影响,相信在超频情况下,这两款蚂蚁会有更好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最大的1200CU+,这款散热器的实际表现并没有超出9厘米纯铜散热器很多,可是由于1900转/分钟的超低转速,静音效果极其出众,几乎听不到丝毫噪音。而且在稳定状况下,用手触摸散热鳍片,没有丝毫烫手的感觉,就是说热量没有传导到散热鳍片的全部位置,这样的话,就意味着,在超频情况下,这款产品将会有更为出众的表现。而进行测试过程中,用手触摸散热鳍片,可以明显感觉到铜与铝在传导热量上速率的差异。
总结篇: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几款产品的技术参数横向对比:
技术参数对比 扬子鳄900Cu+ 火鸟900CuAl+ 蚂蚁黄金版700CU 蚂蚁改版700CUAL 114x114x65mm 114x114x65mm 92x92x67mm 92x92x67mm 692g 442g 482g 323g 0.27±0.02Amp 0.26Amp 0.2±0.02Amp 0.2±0.02Amp 38.5—53.5CFM 38.5—53.5CFM 24.2CFM 24.2CFM 1700—3000RPM 1700—3000RPM 3500RPM±10% 3200RPM±10% 298 198 95(特价) 128 75 62
产品名称
扬子鳄1200CU+
青鸟900AL+
制造工艺
纯铜挤压
纯铜挤压
铜铝合金挤压
纯铜挤压
铜铝合金挤压
纯铝挤压
产品尺寸
138x138x66mm
114x114x65mm
产品重量
733g
297g
轴承类型
2ball
2 balls
2 balls
2 balls
1ball+1sleeve
sleeve/rifle
额定电压
12V
12V
12V
12V
12V
12V
额定电流
0.35Amp
0.26Amp
风量区间
53.5CFM-78.5CFM
53.5CFM
转速区间
1100—2200RPM
3000RPM±10%
噪音控制
15—25dB±10%
20—30dB±10%
20—30dB±10%
32dB±10%
32dB±10%
25dB±10%
价格
总体说来,超频三之扬子鳄系列产品,以其独特的外观和鳍片设计风格,得名扬子鳄。扬子鳄全系列的散热器可以根据需求不同,满足所有PC消费人群的使用需求。同样的设计风格下,不同的材质直接给产品进行了价格定位。而从测试结果来看,扬子鳄系列中最为廉价的青鸟-SPA900AL+实测表现不会输给intel原厂散热器,这样的表现足以说明扬子鳄系列的出色性能。其中青鸟相信会以超低价位出场,这样的价位与这样的产品,只有一个一岁大的厂商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作为消费者的您,是否会选择这样的产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