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机箱内的热源主要来自于电源、硬盘、CPU、显卡、内存、主板芯片以及供电模块。一般主板芯片和供电模块容易被大家所忽视。如今各种主板的北桥都纷纷使用的散热风扇而并非以往只用散热片,而MOS管上散热片也成为了各大厂主板商高端产品的标志,从两相到三相甚至四相供电,供电模块的热压力已经不容忽视。
由于当今电脑业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性能的需求,势必带来巨大的功耗!单CPU而言,以目前比较受到关注的P4 506+为例,官方称该CPU的功耗为84W;而更为火暴的E3 3000+在不超频的情况下也达到了67W,超频后其功耗可想而知!那么,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电脑的各个部件势必会因为高功率的原因而带来高热量!以下是机箱内各发热源的直观图:
机箱内部热源示意图
我们可以看到,机箱内的发热源远不止CPU那么简单,而是牵涉到了各个重要部件。我们可以试想一个500W标准的电源去带一台电脑,除去少部分运算的做功,绝大多数能量都将以热的形式散发!毕竟热能是地球上最低级的能源种类。一台500W的电脑,我大胆估计一个小时产生的热量就可以达到百万焦耳以上!这么大的热量如何排除掉,确实是一个很困扰人的问题。这就不光需要单个部件的合理散热,而是牵涉到了整个散热系统的运作效率。
[关于噪源的分析]
看完热源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噪音的情况。一台高水准的电脑,不光要有高性能,同时还应该具备其他各项优异的指标。噪音的控制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试想没有人能够忍受一台噪音高达80dB的工作站持续作业8小时以上吧。所以,在满足高性能的前提下进行静音的设计是完全有必要的!
克服噪源刻不容缓,除了尽量减少光驱使用等措施以外,我们势必将采取一些更为直观而有效的方法去控制噪音源。我们在充分考虑给各个部分降噪的同时,似乎有一个问题一直被大家所忽视,那就是机箱的问题。一个不好的机箱,即使你为里面的各个部件选择了良好了散热降噪方案,但却被忽视一个重大的问题——震动!由于各个散热系统工作步调的不同而引起机箱内部震动频率的紊乱往往会被绝大多数朋友所忽视!机箱各类设备固定不牢,机箱不结实引起的震动往往是潜在的静音杀手,希望大家不要忽视!
机箱内部噪源示意图
以上是机箱内几大噪音源的直观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噪音源几乎清一色是高热源。只有杜绝了高热源,才能有效地达到静音的合理标准!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高热源上做文章,降低一分热度,就减少了一分降噪的辛劳!
[CPU静音散热篇]
面对现今功率越来越大的CPU,想让它安静下来着实不容易!要想达到高性能,要么用暴力风扇,要么干脆液冷,但是这两个方案似乎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幸亏TT给了我们Mini Tower、Tower112、Sonic Tower等多种静音高效散热方案供我们选择。相信只要拥有良好的风道设计,实现0dB的CPU散热也将不是问题!
在CPU散热器的选择上,我更倾向于Sonic Tower。这款名扬天下的散热巨兽是一款无风扇的被动式散热器,当然使用这款Sonic Tower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给它搭配一款合适的风扇,从而将它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散热器。相信只要配合良好的风道设计,不用风扇照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Sonic Tower与其它无风扇散热器一样都是大块头,它的体积为112×112×150mm。它的外形就是建筑物中常用的双塔造型,只不过它是以铜底为地基,以热管为钢筋,以散热鳍片为砖石垒起来的双塔散热器。它的铜底厚度大约为6mm,与CPU的接触面非常光滑,能够迅速的吸收CPU所散发的大量热量。热管与铜底的连接采用了Tt特有的回流焊接技术,热管与散热鳍片的结合处也采用了特殊的铆合工艺。相信这款强悍的家伙一定能达到我们的完美追求!
CPU静音散热方案
相信配合机箱后风扇的等到指引和吸热,这款静音怪兽毕将发挥出它应有的威力。当然,不光是要选择一款好的散热器。面对CPU的静音散热,不超频使用是另一个静音的明智选择。超频必然使整机设备都在超负荷工作,发热量增大,这是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因而强烈建议各位不要超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