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提到,资金欠缺是大多数大陆厂商在产品研发上遇到的最困难的事情,由于研究经费有限,但是又想“使小钱儿,办大事儿”,这就显得十分的矛盾。另外,由于台系产品在高端市场经营多年,整体实力也不容小视,为了避其锋芒,走出特色路线。因此我们就看到了目前市场上一些比较有趣的现象。
只练独门绝技
老话说“一招鲜,吃遍天”,而如今大陆厂商看来把这句话吃的很透彻。因此市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一招鲜”机箱产品,什么“散热好”、什么“防尘棒”、什么“理线强”……比比皆是。为了宣传这“一招鲜”的优势,厂商往往就会用一些什么“全球”、“世界”、“第一”、“专利”等字眼儿混淆视线。
但是机箱产品不同于其他任何一款产品,因为机箱是个整体,机箱的好坏、性能优劣不能只看“一招鲜”,机箱则应该是个全能型“选手”。
举个简单的例子,“散热”和“防尘”。散热和防尘,对于机箱来说本省就是一对相对矛盾的事情,如果散热好,那机箱防尘效果必然不佳,相反也是如此,因此单独打出“散热”牌或是“防尘”牌,只有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才是明智之举。
高端不是堆料
除了目前大陆高端产品“一招鲜”的怪现象之外,另外一个怪现象就是“堆料”。可能你会问,带有电子零器件产品才会牵扯到是否堆料的问题,怎么机箱也能“堆料”呢?没错,一般堆料现象都出现在显卡、主板、电源等一些带有大量电子元器件主要设备中,从而简单有效地达到高性能的目的。但机箱也能堆料么?当然也能。
机箱堆料其实很简单,中塔比全塔、全塔变巨塔,除了机箱总重量不断在飙升,其他的主要功能依旧很差劲。
同样来举个例子,比如最近一个大陆厂商新推出一个标称“全塔”的机箱产品,对于全塔机箱来说“宽”、“大”其实固有的优势,这款机箱的绝对够大,也绝对够重,但是这款全塔机箱的宽度却只有20cm左右,用户想要按一个高塔散热器几乎是严丝合缝,一点儿多余的空间都没有,如果长期使用,必然会对散热器热管末端造成损坏。另外,我们都知道全塔机箱的兼容性非常出色,尤其是对多路显卡的支持,一般全塔机箱的PCI扩展槽都在8个以上(目前最多的为11个),但是这款机箱的PCI扩展仅为7个,作为一款全塔机箱,只有7个PCI扩展槽,显得确实有点儿“寒酸”。
上面这两个例子并不是要挤兑大陆厂商的产品,而是要提醒产品的设计者,认真的、切实的,站在使用者角度去设计产品,即便是有好的想法、好的思路,但是有想法没做法,或是凑合敷衍了事,应付交差,毁掉的的不仅仅是产品,不仅仅是品牌,而是消费者对大陆机箱产品的信心。
颜值都在这 鑫谷COMPUTEX美图秀给你
游戏药丸 爱国者M2打造小机箱时尚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