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脑来说,高温是电脑内部硬件无形的杀手,无论是CPU、GPU,还是硬盘……都对于高温的工作环境都非常的敏感。所以面对CPU、GPU这两个发热量大户,几乎所有的玩家都会选购质量高、散热好、工作稳定的散热产品,避免使其因过热而导致“阵亡”。但对于硬盘是否需要即时散热,仿佛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前一段时间我们做了个调查,对于硬盘是否需要单独散热这个问题上,有将近70%的被网友认为硬盘不需要单独的散热器,或者无所谓的态度。而从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个还是有很多电脑用户觉得硬盘依旧扮演者“硬汉”的角色 ,而认为因为需要散热的网友数量不足1/3;二一个,从接近70%,认为硬盘散热无所谓或者没必要的受访网友来看,这些人应该是已经满足了目前硬盘散热的效果。
但是事实上随着硬盘转速、读写数据量的增加,硬盘的发热量也随之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硬盘损坏的机率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数据安全受到威胁,而很多重要的数据相比能用钱买到的配件要更加宝贵。
另外,随着CPU、显卡的功耗越来越高,散发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对于机箱内部工作温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即便硬盘本身散热并不是需要担心什么,但环境温度的提高,可能会让硬盘处于一个“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尴尬境地,因此为了,您宝贵数据安全,做好硬盘的散热工作十分重要。
前不久先马推出了一款名为冰麒麟i9的机箱产品,主打硬盘散热,并且推出了一个“硬盘独立风道”的新名词,那么所谓的“独立硬盘风道”到底好不好使呢,效果如何?“硬盘独立风道”会不是对机箱内的风道设计造成影响呢?硬盘风道是否真是锦上添花,还是多此一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话题。
在我们讨论硬盘独立风道之前,先来了解一下硬盘为什么需要散热,硬盘主要发热源在哪里?因为只有的找到发热源,才能“对症下药”,最终“药到病除”。
数据处理芯片以及PCB板
对大多数的精密的电子仪器设备对温度,尤其是对高温都非常敏感,因为这会牵扯到设备过快老化的问题,硬盘也是如此。虽然说硬盘在整个平台系统中,对于散热需求可有可无,不过,由于硬盘PCB线路板集成芯片在处理数据,以及向磁头和马达发出信息指令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芯片工作时的温度也会高达70至80度之间。
硬盘背面PCB详解
纵然说,处理芯片的耐高温的极限可达100度以上,但是聚集在PCB线路板上的热量,必然会对PCB板的过度老化造成影响。一般硬盘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无法正常寻道或是无法正常读写,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于PCB线路板的老化或损坏引起的。因此,一般只要换一块线路板,硬盘就能回复正常工作了。
主轴电机
主轴电机就是硬盘驱动马达。马达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逆向的“交流发电机”(虽然形容不确切,但很容易理解),原来是动能转变为电能,马达则是将电能转变为动能。。
由于马达本身的特性,内部线圈的线阻以及内部磁铁芯,在工作时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尤其是导线线圈的电阻,电阻产生热量,而热量越高电阻越大,电阻越大热量就会越高,如此循环,马达产生的热量就不能小视了。
寻道电机
在硬盘里通常会有两个马达存在,一个是主轴电机,就是我们刚说的硬盘驱动马达,另一个就是负责摆臂寻道的寻道电机。既然都是电机,都是马达,那么工作原理大同小异,产生热量的方式也都基本相同,因此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而我们只需要知道,主轴电机以及寻道电机的旋转,是热量的主要源头。
碟片以及磁头
那么可能你会问:“硬盘的磁碟在高速旋转下不会与空气摩擦产生热量吗?”实际上,会有这个可能,不过由于硬盘内的气体相当特殊,但不会是我们周围的空气,主要是为了保证硬盘碟片的纯净。而既然有气体存在那么就存在着摩擦生热,即便硬盘碟片表面已经非常光滑,也避免不了与内部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但具体能产生多少热量,这个还得需要高中的物理老师帮帮忙。
那么磁头的呢?来回移动,也不会产生热量么?磁头会产生热量,但是不是因为快速移动而产生的。主要是由于通过磁头的电流强度不断发生变化,影响到盘片上的磁场,而这一过程因为运用到了电磁感应,所以磁头发热量较大。但也仅仅是相对来说,如果与电机相比,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硬盘使用环境温度
其实对于硬盘来说还有除了本身的发热量之外,硬盘使用环境的也是个重要因素。由于硬盘并不是孤立与整套PC系统之外的东西,因此硬盘受到周围其他硬件的温度影响也比较大。比如硬盘往往比较靠近显卡以及主板南桥芯片等热量“重灾区”,一旦系统满载,尤其是显卡满载,对于硬盘散热影响也比较严峻。
硬盘工作温度过高,虽然不会引起硬盘出现“罢工”,但这会增大硬盘出现传输故障的几率,而谁又不想让自己的硬盘长期处于“高危”状态呢?答案当然是“没有人”,那么硬盘散热又有哪些方法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几种硬盘散热方式。
机箱前置风扇可同时给多颗硬盘散热
硬盘散热器一对一的VIP服务
以上三幅图是我们常见的,也是大家通常采用的硬盘散热方式。前两幅图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方式,在风扇在为机箱补充冷空气的同时,为硬盘进行散热。而最后一个幅图,则需要用户支付一定额外的费用,选购一个硬盘散热器进行散热。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硬盘的主要发热源以及硬盘温度过高而存在的潜在危险,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带有“硬盘独立风道”的先马i9机箱,看看是如何的“独立”法儿?
先马i9机箱
先马机箱内部的硬盘独立式散热风道
两幅图是先马推出的“硬盘独立风道”散热设计,其实是硬盘散热器加强版,直接从外界吸入冷空气为硬盘散热。而会对机箱底部进行进风口造成阻碍,影响机箱内部散热。
测试说明
1.首先我们来测试硬盘到底在什么工作状态下,使得硬盘温度升高。分别模拟三种环境:玩3D游戏、看电影、下载BT以及海量数据交换,测试时间为40分钟,并且是在裸平台,被动散热环境下。
2.接着我们测试硬盘在满负荷工作的时,给硬盘正面吹风合适,还是给硬盘反面吹风合适,测试时间40分钟。
3.上机测试,我们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中,硬盘在系统满负荷运转(CPU/GPU满载/硬盘大量读写数据)时,分别采用先马的硬盘独立风道以及前置风扇散热的状态下,测试硬盘散热效果,记录温度。测试时间为40分钟。
测试环境温度为24度。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 | |
---|---|
CPU | i7 920 2.6GHz |
主板 | 玩家国度 X58 R3F |
内存 | 承启 DDR3 1333 1G *2 |
显卡 | GTX570 |
硬盘 | 希捷 500GB |
散热器 | 九州风神 冰阵 600 |
电源 | 海盗船AX1200 金牌电源 |
软件平台 | |
测试系统 | Windows 7旗舰版 |
测试软件 | Everest V5.50 |
下载大文件
从上面的测试结果中,我们能明显的看到,硬盘在拷贝的大文件的时候温度最高,达到了45度,而下载文件和看高清电影,这两项测试中温度保持在40度左右。
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也很简单,实际上就是硬盘读写负荷高低不同而已。在反复拷贝文件时,硬盘需要不停的满负荷工作,碟片以及马达都在疯狂的运转,发热大也就不足为奇了。而玩游戏时,硬盘使用率不高,不太需要大量读写硬盘调取数据,因此发热量就相对较低。
测试小结:硬盘转的越快、读写越频繁,发热量越高。
下面我们进行测试的第二步,硬盘在满负荷工作的时,给硬盘正面吹风合适,还是给硬盘反面吹风合适,测试时间40分钟。
先“裸测”
在没有风扇下还是先对硬盘进行“裸测”,分别以在正反面方向水平放置,在满负荷工作40分钟后,看看硬盘温度如何。
上“马甲儿”
其实上“马甲儿”就是给硬盘加一个1400至1600rpm的风扇,直接吹向硬盘,也分别在硬盘正反摆放两种状态下,满负荷测试40分钟后,看看效果如何。


第二步 将硬盘裸穿上“马甲儿”测试40分钟
在给硬盘穿上“马甲儿”之后,我们发现温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经过一个小时的测试,Everest显示硬盘正放的温度为35度,而反放时的温度为27度。上不论,放置方式如何,首先我们看到降温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测试小结:其中硬盘反放降温效果则更加明显,只有27度。其实要原因,是由于硬盘的温控探头在PCB板附近,因此降温效果看上去要更显著一些,也有些作弊的嫌疑。但直接为PCB以及芯片降温,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儿。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项测试,把硬盘放入先马冰麒麟i9机箱内,进行系统满载测试(CPU/GPU满载/硬盘大量读写数据),分别采用先马的硬盘独立风道以及前置风扇散热的状态下,测试硬盘散热效果,记录温度。为了增强对比性,笔者将把在不提供任何任何风扇,硬盘在机箱内被动散热情况下的数据加入到对比当中。
硬盘独立风道对比测试
|
硬盘温度 |
风扇转速 | |
系统空闲 |
系统满载 | ||
独立风道 |
29 |
34 |
2019 |
前置风扇 |
29 |
37 |
1405 |
被动散热 |
31 |
44 |
- |
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系统满载、硬盘进行大量数据读写,并且没有对硬盘进行散热的情况下,硬盘的温度飙升到44度,远远高于有硬盘散热条件的状态。虽然硬盘的安全工作温度在60度以下,但是长时间的高温工作环境,对硬盘来说还是比较危险。
而独立风道直吹硬盘的降温效果也比较明显,比前置风扇的降温效果要低上3度左右。
硬盘独立风道对于机箱内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看机箱内,显卡与CPU之间、显卡与电源之间、硬盘周围区域已经机箱进风口区域,分别在硬盘独立风道以及前置风扇散热的状态下,各个测试区域的温度变化。
从结果来看,虽然看似硬盘风道对于机箱内部温度有一定影响,并且温度值有所下降,但是实际上,也就是零点儿几的差距,几乎不明显。另外,我们可以发现硬盘位温度有所不同,其实主要还是进风量的差别所导致,独立硬盘风道风扇转速较高,硬盘区域的通风量也随之提高,温度下降也就自然而然了。
测试总结:通过上面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出,硬盘独立风道确实可以达到为硬盘良好散热的效果,并且不会影响机箱内部的风道,也不会影响其他区域的散热效果。因此,硬盘独立风道的设计还是很不错的。
通过上面的三项测试,我们清楚的了解到了,硬盘在什么工作状态下的发热量对最高,并且怎么吹硬盘散热效果最好,以及独立硬盘风道在机箱内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翻过头来看看先马i9的这款硬盘独立风道机箱的设计,刚好满足了,之前我们测试中,硬盘散热的需要。因此硬盘独立风道机箱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机箱,还是有着不小的优势的。
但是机箱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
多硬盘的尴尬
首先第一个就是,多硬盘带来的不便。虽然机箱驱动器为直通套的设计,提供了9个驱动器安装位,可以说扩展性非常不错,但是硬盘托架只提供了区区的3个,并且硬盘散热器也仅仅提供1个而已,如果用户需要组多硬盘或磁盘阵列,那就显得非常尴尬,一个硬盘爽死,另一个或者几个硬盘热死。
这样的设计,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是并没有考虑实际使用的需求,如果仅仅只能为一个硬盘提供VIP服务,那么要这么多的驱动器位置岂不都是无用?
附件费用的尴尬
那么好,如果你说,厂商可以根据需要提供更多的硬盘散热器,提供更多的硬盘架。但是如果用户有四、五块硬盘,每块硬盘都需提供VIP服务。
那么问题就来了,厂商是免费提供散热器呢,还是要再收一笔附件的钱呢?如果厂商收钱,一个散热器有需要多少钱呢?用户真的会买账吗?难用户不会为了经济利益考虑,购买性价比更高的机箱吗?同样还是一种尴尬。
使用空间的尴尬
如果厂商承诺你有多少硬盘,我免费提供。听上去,确实是以用户为本,但是产品本身并不这么“想”。为什么,一块硬盘散热需要提供以及占用两个硬盘空间,如果用户使用多硬盘的话,如果是五个,那么机箱仅仅提供了9个驱动器位,最后一个硬盘怎么散热,怎么独立风道,显然第三个尴尬也出现了。
对比其他机箱,标配的五个硬盘或是7个硬盘位,采用前置单风扇或双风扇为硬盘散热,不但有效地减少了硬盘占用的空间,而且不影响机箱的散热效果,同时一提高了机箱的扩展性能。如果你想在i9的光驱位装点别的设备,那么硬盘位置的变换、散热就不得不重新考虑。
散热优势的尴尬
前面的测试我们已经看到,硬盘独立风道设计的散热性能(硬盘34度)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与前置进风风扇(硬盘37度)对比之后的温度差,仅仅才3度而已,并且均在40度以下,没有任何风扇作用时,硬盘温度为44度。散热性能上的差距,基本没什么优势,如果想左右用户的购买决定,仅仅靠一个所谓的“一招鲜”往往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做个调查,你会为这3度的硬盘温差,左右你购买一款机箱的决定吗?
你想被大家敬仰吗?你想被众人膜拜吗?你想成为机电达人吗?你想成为MOD顶尖高手吗?你想赚得一笔丰厚的外快吗?如果你想,那就快来加入我们ZOL机电频道吧!
只要你在论坛中写下相当水平的文章,而这些优秀的文章被转载到频道页内,那么恭喜你!我们将会给予相当奖励的。想要成为ZOL机电频道的投稿作者吗?先在论坛发挥你的才干吧!
机箱论坛://diybbs.zol.com.cn/subcate_list_579.html
电源论坛://diybbs.zol.com.cn/subcate_list_620.html
散热论坛://diybbs.zol.com.cn/subcate_list_658.html
近期专题:
航嘉刘茂起ZOL座谈 ://power.zol.com.cn/topic/1980668.html
千元“通缉”理线王://power.zol.com.cn/topic/2046769.html
超频三坦克系列电源://power.zol.com.cn/topic/2028141.html
近期ZOL机电频道有奖活动 | |
2010.12.1至2011.1.20 |
《普及80Plus之路 航嘉多核寒促正式开始》 |
2010.11.15至2011.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