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    【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赵子悦     评论
产品:雷诺塔G2 鑫谷 机箱 回到顶部阅读

超级雷诺塔G2亮相

    去年年末,鑫谷雷诺塔G1的上市,凭借着机箱本身出色的质量、品质以及超高的性价比,重新定义了300至400元机箱市场,并且超级方便的背板走线以及8个PCI扩展槽的设计,让雷诺塔成为了中端机箱产品中的焦点,一时也让所有对这款突如其来的机箱刮目相看。

    由于雷诺塔的成功,其推出后继机箱产品G2已经是必然的事儿,而在前一段时间,我们也连续报道了,雷诺塔G2机箱的先关信息,大家也想必对着这款G2有了一些认识,新机箱除了保持雷诺塔G1机箱原有特质之外,重新包装了面板设计,并且应广大玩家需求,增添了亚克力透明侧板。因此不少玩家雷诺塔G2也抱有更高的期待。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而就在昨天,这款雷诺塔G2机箱来到了我们ZOL评测,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款机箱到底如何?而雷诺塔G2与雷诺塔G1在外观、功能、散热、风道设计上又有什么不同和提升的呢?我们接下来就给大家进行一次详细的介绍。

产品:雷诺塔G2 鑫谷 机箱 回到顶部阅读

雷诺塔G2更加俊秀硬朗外观设计

    既然“雷诺塔G2机箱鑫谷雷诺塔系列”的又一作品,那么这款机箱的延续了雷诺塔“6、7、8、9、10”的功能特点,尤其是8个PCI扩展槽和10个背线孔的设计。而至于雷诺塔G2与雷诺塔G1之间的又有区别,我们将在后续内容中着重讲述。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雷诺塔G2 机箱

    机箱面板设计与前作相比更加风格,更强调其硬朗的外形特点,棱角分明、夸张的造型,让这款更具感染力,也更加的帅气。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鑫谷雷诺塔G2机箱面板上的LOGO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面板设计

    机箱面板预留了4个外露式的光驱位,并且采用大面的铁网冲孔,提高机箱的散热效果,并且在造型设计上力求创新,下半部大嘴似的的进风口,非常有特点。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I/O区

    雷诺塔G2机箱顶部的I/O区的配置与雷诺塔基本一致,带有两个USB2.0接口、一组音频接口、一个e-SATA接口、一个风扇调速旋钮以及电源开关按键和重启按键,并且带有一个储物槽。所谓基本,是指相同,但是I/O接口的位置做了些许变化。具体的内容后面会提到。

产品:雷诺塔G2 鑫谷 机箱 回到顶部阅读

雷诺塔G2为民而生的侧透板

    接下来我们把视线从机箱面板移向机箱的其他位置,再来看看机箱外观设计中还有那些特点。当然说道特点,必然想到的就是雷诺塔G2采用了侧透板设计,这也是G2机箱其中几大卖点之一。

    其实在雷诺塔G1推出时,鑫谷公司也只预计这款机箱应该在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能抢一抢市场份额而已,对能否强有力的占领市场,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雷诺塔G1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几乎成为了国产机箱产品的典范。可能是由于成功来得过于突然,因此鑫谷并未对于雷诺塔机箱做好进一步的“挖掘”工作,而没有侧透版的雷诺塔也成了一项较大的遗憾。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雷诺塔G2侧透板设计

    因此在雷诺塔G2的设计之初时,侧板侧透设计必然会成为重点。实际上在此前,我们也有过鑫谷向广大网友征集侧板造型的报道,而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款G2的侧透板则是最终设计版本。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侧板上鑫谷的英文名称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后部设计

    在机箱的后部,我们可以看到,机箱同样支持8个PCI扩展,并且旁边带有大网眼冲孔的散热窗,协助显卡区域散热。此外,机箱采用主流的下置电源设计,配有一个120mm风扇孔位,两个水冷孔位。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顶部设计

    雷诺塔G2机箱顶部设计与G1相较,除了I/O区接口位置外,基本一致。两个支持120mm风扇扇位,并且带有良好的防尘措施。风扇调速旋钮可同时调整机箱内4路风扇的风量大小。

产品:雷诺塔G2 鑫谷 机箱 回到顶部阅读

G2机箱底部严密的防尘措施

    下面我们再把机箱反过来,来看看机箱底部的设计如何。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底部防尘设计

    机箱底部设有两个防尘网,这意味着,有两个通风孔位。不过,除了其中一个是电源位风扇孔位之外,另一个通风口并不能安装风扇,而仅仅是一个起到一个通风的作用。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底足防滑垫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可拆卸的防尘网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可拆卸的防尘网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的整体重量为7公斤左右

产品:雷诺塔G2 鑫谷 机箱 回到顶部阅读

机箱内部用心贴心的功能设计

  下面我们来打开机箱侧板,看看这款机箱的主体结构,毕竟对于机箱来说,结构可能意味着机箱内部承载能力以及散热能力等等所有的根本。虽然说雷诺塔G2是G1的升级版本,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到但是还有不少比较特别的地方。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雷诺塔G2内部结构

    雷诺塔G2的内部结构基本与G1的风格一致,简洁明朗、干净利落。不过由于机箱采用封闭的侧透板设计,多少会给机箱的散热效果带来一些影响,因此为了保持原有甚至更好的散热水平,机箱的电源位与板卡核心区之间,增设了一个“屏障”,导流板,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增强散热效果。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光驱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硬盘

    机箱提供了4个5.5英寸光驱位,7个3.5英寸硬盘位。并且为了满足不同用户需要,以及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机箱将7个3.5英寸硬盘位,分成两个部分。5个位横向抽出,方便用户安装硬盘,或是插拔硬盘以便海量数据交换。另外两个,则为纵向设计,除了可以安装硬盘之外,还可以安装例如风扇调速器之类的3.5英寸外接设备。机箱全面考虑到用户需求,设计的非常的人性化。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8个PCI扩展槽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导流板

    由于雷诺塔G2机箱采用封闭的侧透板设计,多少会给机箱的散热效果带来一些影响,因此为了保持原有甚至更好的散热水平,机箱的电源位与板卡核心区之间,增设了一个“屏障”,导流板,并且上面谁有最大可安装120mm风扇孔位,以及两个水冷孔位。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底部通风口设计

    如果把导流板取下,我们就能更方便设计看到电源位的设计。另外在机箱底部的通风口,确实不能安装风扇。不过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通风口设计上,机箱采用了两道防尘措施,首先是防尘网,这个之前已经说过,第二个,就是鱼鳃式的通风口设计,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进风量,而且还会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可以说这款机箱做的确实很用心。

产品:雷诺塔G2 鑫谷 机箱 回到顶部阅读

雷诺塔G2依旧超强的背线设计

    我们都知道,雷诺塔G1机箱主打“6、7、8、9”几大特点,其中最大的一个卖点,就是其“超强背板走线”功能。而与G1如出一辙的雷诺塔G2同样具有这样的强大的设计,相信了解雷诺塔G1朋友,对此应该并不陌生,因此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背板 10个理线孔位的设计

    所谓“超强背板走线”,主要是指机箱拥有10个背板走线穿孔。在常规的主板托板靠驱动器位、电源附近以及CPU区域设有孔位之外,在电源位置上方多开设处5个穿孔。虽然看似不起眼,或是多此一举,但是机箱切实的考虑到用户使用不同大小主板时,走线的问题。因此这款机箱无论是安装ATX还是M-ATX主板,都可以自如、方便的整理电源线材。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宽裕的背板空间

    当然背板空间留的也十分宽裕,笔者M9放在到里面,刚刚好。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背线效果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背板上的三颗螺丝

    如果你细心的话,就会发现在机箱背板上多出了三颗螺丝。实际上,这三颗螺丝的作用,就是为了固定前面我们看到的导流板。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在前面的硬盘位旁还有一颗固定螺丝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取下螺丝后就是个样子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也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与G1无异

产品:雷诺塔G2 鑫谷 机箱 回到顶部阅读

雷诺塔G2另类的水平风道设计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机箱采用封闭的透明侧板设计,因此让机箱构成了水平风道系统,不过由于机箱前部仅提供一个进风位置,因此对于并不能完全发挥水平风道的作用,必然会对机箱内部的散热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风道示意图

    所以这也是机箱增设一个导流板,底部多开设一个通风口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增强机箱的散热效果。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前部风扇位 以及铁网设计的面板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后部的120mm风扇位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顶部的双120mm风扇位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机箱导流板上的120mm风扇位

    总体来看,虽然机箱在侧板上失去了一下扇位,但这款机箱的其他风扇位置比较丰富,应该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虽然效果,不过具体如何,还得测试过才知道。

    不过,虽然机箱一共设置了5个风扇孔位,但是仅仅提供给了一个进风风扇,这个闲的鑫谷有点儿不“厚道”,明明清楚增加导流板是为了弥补侧板封闭带来的散热不足,但为什么不主动为用户着想,直接预装一个风扇在导流板上呢?如果对此不了解的用户,如遇到机箱散热效果不理想的状况,来骂娘,怎么办?就为了一个风扇,把好不容易拼出来的名声,至于无尽的风险之中?怎么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就想不明白呢?

产品:雷诺塔G2 鑫谷 机箱 回到顶部阅读

雷诺塔G2对比G1 6大不同之处

    前面我们已经把雷诺塔G2机箱的概况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雷诺塔G2与G1的设计与功能相近,但是还是有着一些不同之处,那么都是哪些呢?总体来说,我们总结了6大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一:不一样的外观设计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外观设计不同

    外观设计不同,这个是必然,也是最容易看出来的。虽然说雷诺塔G1与G2的设计风格比较神似,基本都是以中国宝塔为设计元素,不过G2更加硬朗,说白了“长得比较开”。不过对于外观设计这个事儿,还是见仁见智,不能一概而论。

不同之处二:不一样的I/O区位置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I/O区不同

    如果细心的话,就能看出两款机箱I/O区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虽然配置一样,但是位置发生了改变。可能是因为避免至于顶端落灰造成短路的原因,才在G2的设计时将I/O区放在了光驱位的上方。

不同之处三:底部通风口的设计不同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底部通风口(左边为G1,右边为G2)

    这样一对比,很明显,由于采用封闭侧板的原因,G2机箱必然会增加进风量,因此机箱底部成为机箱通风的一个“突破口”。

不同之处四:侧板的设计不同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侧板设计不同

    机箱侧板设计不同,这个就不用说了,太明显了。至于为什么出现不同的原因,那就是广大人民需要。

不同之处五:机箱风道设计不同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G1机箱内部                                     G2机箱内部

     由于机箱封闭侧板的出现,从而引发了不少结构性的变化,因此机箱风道设计就发生了变化,从G1的立体风道机箱变成了水平风道机箱,当然G2机箱的水平风道严格的说,应该叫做内部立体的水平风道。

不同之处六:底部通风口的设计不同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G1三路风扇控制                                 G2四路风扇控制

    当然,由于机箱内部多了一个导流板,因此机箱内部多了一个风扇位,因此在机箱顶部的风扇可控制旋钮的控制线路板上,由原来G1机箱的三路风扇控制,变成了四路。也应该算个变化吧。

产品:雷诺塔G2 鑫谷 机箱 回到顶部阅读

雷诺塔G2对比G1温度测试方法

    接着上一页的话说,如果说对比不同之处,前面的6项其实还少一项,那就是散热性能的比对,那么合起来,就应该是“7大不同之处”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对这款两款机箱进行温度测试对比,看看封闭的侧板对雷诺塔G2在散热上有什么样的影响,而导流板对于G2机箱的散热又有什么样的帮助。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装机后效果图

测试方法:

    1.将系统满载,拷机1小时,环境温度22度;
    2.将平台分别装入雷诺塔G1、G2机箱,测试在G1、G2以及G1配封闭侧板,三种状态下,记录CPU、GPU和硬盘的温度;
    3.在机箱后部以及导流板处装配好120mm风扇,以组建风道散热。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
CPUi5 920 2.6GHz
主板映泰 X58
内存宇瞻 DDR3 1600 2G *2
显卡索泰GTX580
硬盘希捷 500GB
散热器超频三 南海五
电源酷冷至尊 1000W 金牌电源
软件平台
测试系统Windows 7旗舰版
测试软件Everest V5.50 / Furmark1.8.2

产品:雷诺塔G2 鑫谷 机箱 回到顶部阅读

雷诺塔G2导流板通风散热很有效

    经过数小时的测试之后,记录温度,得出以下结果.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从上表的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

    1.雷诺塔G2散热与G1旗鼓相当,G2稍占优

    我们可以看出这款雷诺G2机箱的散热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并没有受到封闭式侧板的影响,反而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显卡的散热效果还要更好一些。因为通常情况下,在中低端机箱中的水平风道并不完全,前进后出的方式往往不能发挥到最大作用,因此在一些侧板封闭机箱中就会出现过热的现象。而雷诺塔G2恰恰避开了这一不足,还是相当不错的。

    2.导流板作用明显

    为了检测导流板机箱散热性能的影响,我们把G1机箱扣上了G2的封闭侧板,最后的测试结果非常明显,无论是CPU、GPU还是硬盘,都受到了侧板封闭不小的影响。显卡温度与G2之间5度的温差,就很能说明问题。

     看一下的机箱内五个高温区域以及散热死角的温度分布图,我们对导流板作用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一些。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雷诺塔G1机箱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雷诺塔G2机箱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扣上封闭侧板的G1机箱

    根据上面几组数据,我们可以轻松的看出导流板的作用,迅速将机箱机底部冷空气送入机箱内,尤其是显卡区域这个热量集中点。不但协助机箱散热,而且还帮助显卡降低了温度。可以说这样有效的弥补了封闭侧板散热不佳的不足。

产品:雷诺塔G2 鑫谷 机箱 回到顶部阅读

雷诺塔G2机会与风险并存

最后的总结:

    总体来说雷诺塔G2机箱与G1机箱一样,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机箱产品,无论是在做工用料、功能设计以及主要问题的处理上,都有着良好的体现。而目前市场上像鑫谷这样,积极响应用户需求、努力做到尽善尽美的大陆机箱厂商并不多见。

    虽然说G2机箱,在散热效果上与G1机箱旗鼓相当,并没有实现超越,显得有些遗憾之外,实际上,鑫谷正在用雷诺塔系列拓展自己的用户群,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使用并且喜欢上这款系列产品。这是值得我们去鼓励,也是值得去赞赏的品牌。


青出于蓝胜于蓝 雷诺塔G2/G1全面对比

    不过雷诺塔还是有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成本的考量。虽然说加装导流板,可以有效解决了好机箱的散热问题,或者说是恢复到G1的散热水平。但是在重新开模,成本增加的同时,散热效果以及使用体验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相较之下,让消费者甘心请多花点钱,买个透明侧版的“雷诺塔G1(指G1的性能)”,不免显得有些尴尬。因此在这一点上厂商还得想一些更有效的方法。

    另外,如果各位还想在了解有些这款雷诺塔G2的技巧不妨看看下面这段视频,对你应该会有不小的帮助。

频道热词:LED照明  华硕主板  双飞燕  
视觉焦点
鑫谷 雷诺塔G2
机箱电源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机箱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