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源转换效率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重要焦点,高效率电源对于电源的发热量以及电源散热性能会有不小的帮助,但是高效率必然带来的高成本,因此主流电源的散热问题仍然是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近日,动力火车推出的一款散热奇兵电源产品,将电源二次侧散热鳍片外置,并且采用双扇散热,寻求更好散热效果。不知道各位对于散热鳍片外置的设计有何看法呢?欢迎各位留言。
动力火车 散热奇兵500
动力火车这款“散热奇兵”系列电源,是动力火车近年来推出的旗舰型电源产品,电源从包装到内部外壳,都进行了大量的主流化元素设计。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就是其中一款“散热奇兵500”的电源产品,额定功率为400W,这款电源的性能具体如何,我们还是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这款散热骑兵电源是动力火车在2011年推出的一款旗舰型电源产品,电源外观设计不仅符合目前主流电源造型,并且在电源散热方面配有两个80mm散热风扇,由于电源二次侧为高发热区,因此电源非常电源的将二次侧散热器延伸到电源壳外部解决散热问题。
散热奇兵500 电源
电源外观采用全黑化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电源外壳在看空气中的老化。并且也是跟随目前主流电源设计的风格。
电源后部出风口的电源插头处,设有独立的电源开关,这样以便于,在关闭电源后,实现待机零功耗。另外,电源配有两个80mm风扇,对电源散热。
这款电源的额定功率为400W,采用双路12V输出,每路通过电流分别为18A,12V最大输出功率最大为300W,12V最大输出能力占到75%左右。电源采用主动PFC设计,工作电压可在200至240V电压之间工作。虽然电源没有通过了80Plus认证,但最高转换效率为超过了82%,功率因数达到了99%。
由于电源二次侧是电源的主要发热源,因此电源将二次侧鳍片设计为外露样式,来寻求更加的散热效果。
电源除了配有一个20+4Pin主电源线之外,配有一个8Pin和一个4Pin口的CPU供电线之外,还配有一个6Pin显卡供电接口,13个SATA接口、6个D型口以及一个软驱接口。看上去接口配置并不是非常丰富,但是实际上,13个SATA接口过多,显卡供电接口显得有些不足,对于一款400W电源来说双6+2Pin的显卡供电应该是比较合适。
另外,电源线每一条的线材都超过了60cm,虽然有利于走线,但是过厂的线材,可能会损失掉一些转换效率,并且会造成线材的冗余。
首先我们来看看电源的转换效率如何?
给一台电源输入100W的功率时,它的输出功率必定要小于100W,因为电源在电能转换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损耗。这个损耗的大小是判断一台电源的重要标准,我们通常会用转换效率还衡量这个标准。根据80Plus给出的节能标准,电源转换效率在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20%、50%、100%情况下的转换效率,可分为白牌、铜牌、银牌、金牌和白金牌认证,具体要求可参考下表。
80Plus认证标准
一般来讲,12V负载越重时,电源的转换效率就越高,但是与此同时将会导致电压稳定性严重偏离,从而可能导致硬件受损。所以说,一款优秀的电源,不仅要保证12V输出可以加重载并获得较高的转换效率,而且还要保证在重载的情况下电压的偏离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这款电源的转换效率在负载30%以上,转换效率均超过了80%,并且在50%负载时电源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82%。虽然说,这款电源虽没有通过80Plus的认证,但是电源的在典型负载下超过白牌水平。
另外,在电源的在待机转换效率测试中,也表现不是很出众,与其他电一些国产电源一样,没有禁住待机效率的考验。在目前最新的EUP指令中,电源的待机空载的功率要小于0.5W,在5VSB待机电路中,负载0.1A、0.25A和1A的状态下,转换效率依次在50%、60%以及70%以上。
我们再来看看这款电源的静音效果,这也是很多用户所关注的内容。毕竟国产电源普遍在静音方面拥有较为糟糕的表现,一方面是选择的风扇质量较低,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温控策略的把握十分的不靠谱。那么这款电源会如何呢?
从效果来看,双风扇的散热效果相当不错,两个80mm的风扇整个吹透高发热去,并且两个风扇的转速最高均可达到2000rpm以上,同时在加上顶部路出鳍片的散热效果非常好。
我们通过红外线成像仪可以发现,在电源满载2个小时候,顶部鳍片的温度平均在37度左右。因此电源壳内的温度基本保持在30度以下,相对于档次电源来说这款电源的散热效果很好,平均有5至6度的降温效果。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电源设计都遵循Intel的ATX12V规范来设计,在这个规范中Intel规定除-12V之外的各路输出电压的偏离幅度不得超过5%,这个测试中第一要看电压偏离是否超过5%,以此为及格线,再者要看电压偏离幅度与高低负载的波动幅度,以此判断电源是否能够称之为优秀。
摘自Intel ATX12V 2.31规范
整体来说电源的电源偏离表现比较不错,12V电压偏离表现尤为出众,最高没有超过2%;而5V和3.3V电压偏离略高,但未超过2.5%,与intel规范电压偏离最高5%的最高限相距很远。
纹波抑制同样是判断一款电源品质优劣的重要衡量标准。纹波测试检测电源在满载状态下各路输出的直流波形,分为低频10毫秒与高频10微秒两个频段测试,Intel规定电源+12V满载时高低频纹波上下振幅之和不能超过120mV,+5V/+3.3V满载时高低频纹波上下振幅之和不能超过50mV。
电源12V、5V、3.3V,的纹波表现非常不错。比同档次的电源产品,表现更为突出,12V纹波标准最高限度为120mV,而这款电源满载最高值仅为47mV,非常不错。可以说,这款散热奇兵400电源的输出电流的品质,位列于中上等水平。
电源铭牌上标识已注明符合ATX 12V2.31规范,因此按照Intel规范,因此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看对电源要求最为苛刻的交叉负载测试。测试中+12V分为2路,3.3V与5V的负载根据铭牌中两路功率比来分配。
在交叉负载测试中,虽然电源各项指标并为超出正常范围,虽然有些测试点的电压有些偏离较大,但是并也没有超过警戒线。整体来说还算不错。5V和3.3V表现出色。
下面我们来看看电源的内部设计如何。
电源内部设计
一级EMI部分配备了一对儿Y电容和一个X电容,二级EMI也相对比较完备,配备了三个Y电容、一个X电容、一个共模电感、两个差模和一根保险管。
经过变压器的电流是低压脉动直流形式,波形还不够稳定,不能直接输出到主板等用电器件去,必须要经过低压整流输出电路的进一步整流和滤波,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后才行。低压滤波电路有多个二极管、大量的电容和大块头的电感组成。
电源配有一个电路保护芯片,专门为高性能、大功率开关电源设计的电源管理监控芯片,具有控制、产生PG以及同时稳定+3.3 V、+5 V、+12 V(A)、+12 V(B)3种电压,实现各路输出的UVP(低电压保护)、OVP(过电压保护)、OCP(过电流保护)、SCP(短路保护),并提供一路具有自恢复功能的控制输入端,可作为OTP(过温度保护)或-12 V UVP(低电压保护),当超出片内设定值后,会关闭并锁定控制电路,停止电源供应器输出,待故障排除后才可重新启动,内部设计有过载保护以及防雷击功能,可保证整个电源稳定工作。
最后总结:
这款电源从整体做工,以及整体的质量水平来说,与动力火车早先的产品有利非常大的进步,并且工艺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非常值得鼓励,也值得不少电源厂商学习。不过对于这款电源本身的素质来说比较中规中举,被没有超过笔者对其的最初预期。
其实这款电源主打散热效果,实际上散热效果非常出色,应该是这款电源的最佳特色,双扇+散热鳍片。不过对于这样的配置我们也不能忽略噪音的影响,虽然说电源采用12mm厚度的超薄扇,但是最高2000rpm的转速还是,对于静音效果有着一些影响。另外,电源线材过长,造成了转换效率有所降低,如果线材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的话,电源效率还能在高处几个百分点。
电源优势:
1.做工出色。
2.散热效果不错。
3.线材足够长;
4.主流化电源设计;
有待改进:
1.电源线材冗余;
2.线材接口不够丰富;
机电频道官方微博已开通,加机电频道关注请点击>>>
原创专题以及精彩文章推荐 | |
机电观察室:夏季不怕闹电荒 DIY节能控耗也有妙招 | |
DIY原创专题:DIY二十年止痒 如何避免攒机死在第一步? | |
《看价格很受伤 13款60元以上排插遭酷刑》 | |
《好饭不怕晚 22款300-1500元机箱大横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