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动手,首先要拆下主板,把CPU风扇拆了,主板背后的风扇基座也取了下来,把东远的万能卡具底座安装上去,注意要上好绝缘垫。
这是安装好的硬盘水冷配件
加了水冷的硬盘只能安装在光驱位了,幸好位置够,连光驱位置都不用换,硬盘间的水管刚好不干涉主板,但是得先安硬盘再把主板安装到位不然硬盘可塞不到那个位置上去。
技嘉的北桥上,散热片是用有一定粘性的硅脂加上支架安装的,取的时候要用点力,安装水冷吸热盒的时候得斜着安装。
显卡吸热盒我也安装得有点斜,为了导管的走向更顺
现在该给电脑安装冰箱了,还别笑,汽车上的小冰箱也就是用的这种半导体制冷块。先要找到半导体制冷块的冷热两端,从CPU上取下来的散热片与基座正好用来夹半导体制冷块和CPU吸热盒。
热端挨着散热片,冷端挨着CPU吸热盒。这是装好的夹心饼干,散热片上面的风扇我没有取下来也没有接入系统使用,半导体制冷块也暂时没有接电。
把电源与主板接好,半导体制冷块接好电源,控制盒上的感温头我固定在了显示卡的吸热盒上。开机,安全通过。进入BIOS系统查看CPU内核温度,在25到26度之间跳动。
这套系统的做法与以前直接把半导体制冷片接触CPU不同,我把它串入液冷做辅助,而且是放在了机器外部,加上温度控制盒的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实际上是时断时续地工作,整个系统与外部温差并不大,所以能很好地避免结露的问题。室内温度19度,液冷媒介流经CPU、北桥、到显卡的时候被控制在25度左右,流过硬盘以后大概30度。半导体制冷片是时断时续工作,给它散热的散热片平均40度左右,如果室内温度更高的时候,我可以启用散热片上的风扇。
水泵我接到了主板的CPU风扇插口上了,它要敢停转,主版会报警的。调速器接了两个散热排的风扇,非常安静,现在情况下即使不转也不会有问题。由于整套都是完整的液冷系统,即使半导体制冷片不小心挂了,仍然能很好地保护好电脑硬件。现在声音最大的是长城400W静音大师了,呵呵,不把耳朵靠机箱附近,基本上跟没开机一样,当然电源风扇也还可以降低转速,以后再做吧。
我的一些心得:
1:安装卡具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求紧,板卡会变形的。
2:硅脂量别太多,当然也别太少了,薄而均匀。
3:由于我用的是硅胶管,本身密闭性就很不错,所以我放弃了使用快接和金属喉箍,都使用塑料扎带来做的固定。
4:总金额刚到1000元,让我的机器在持续100%高负荷运算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半夜的声音与我的IBM T43笔记本差不多,值了。
5:不要介意电脑屁股后面两大坨,反正我放桌子底下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