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另类机箱怎么玩
上周笔者为大家详细演示了如何在不支持背线功能机箱的走线方法,详见《无孔机箱也能极致走线》一文。看完此篇文章的一些玩家可能会说,既然没有背线孔的机箱也可以走出非常整洁的背线效果,那么那些支持背线的机箱是不是走线就更加轻松了?带着这个疑问,今天笔者再使用一款具有较大背线空间的游戏机箱,来验证那些玩家的疑问。
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今天笔者使用的是银欣旗下的乌鸦3机箱来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背线演示。由于这款机箱使用独特的垂直风道和前置电源设计,所以在电源线材及CPU线材长度上并没有什么要求,在许多玩家眼中,可能走线会更加轻松,机箱内部效果会更加整洁。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吧。
2准备工作是关键
准备工作是关键
由于这款定价千元级别的游戏机箱主要用户群为那些高端DIY玩家,所以今天笔者使用的是一款大瓦数模组电源。这样可以更加贴合高端玩家在硬件搭配上的平衡。另外使用两块GTX570显卡,可以让机箱内部线材数量更加明显。整套平台配置如下:
配置 | 品牌型号 |
CPU | I7 920 |
主板 | 映泰 Tpower X58 |
内存 | 宇瞻DDR3 1600 4G×2 |
硬盘 | 希捷 1TB |
固态硬盘 | 金士顿 64G |
显卡 | 影驰 GTX570黑将 SLI |
电源 | |
散热器 | 安耐美 ETS-T40-VD |
风扇 | 安耐美 闪银维加斯 |
下面再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此次演示的主角——乌鸦3以及白金冰核1000W电源。
乌鸦3
安耐美 白金冰核1000W
从上面几张图可以看出,这款乌鸦3机箱的背部提供了非常充足的背线空间,并且提供了多个硬盘安装位。而安耐美白金冰核1000W电源主板及CPU电源线都使用较长的线材设计。而对于这款机箱来说,如此之长的线材可能会为背线过程带来一定的麻烦。在实际装机之前,首先要将装机时必备的几样工具备齐。
3极不协调的内部
极不协调的内部
首先笔者用这款机箱和电源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常规装机。虽然使用的是较大背线空间以及走线更加灵活的模组电源,但是其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机箱前部还是背部都堆积了一定的电源线材。有些甚至还会挡住机箱底部两个风扇的散热。和定位于高端的机箱电源相比,机箱内部凌乱的线材带来的是和其定位极不协调的走线效果。
机箱正面
从上面几张图可以看出,没有经过任何整理的机箱内部看起来非常凌乱。虽说比那些入门级机箱内部线材相比简洁了许多,不过对于那些高端玩家来说,这样的背线效果是完全失败的。另外,笔者在走线过程中发现,这款安耐美电源使用的线材相比其他电源来说要粗很多,这也是导致机箱内部线材堆积的原因之一。
4线材太粗很麻烦
线材太粗很麻烦
细心的玩家可能会发现,这款安耐美白金冰核1000W电源线材要比其他电源粗很多。背部仅4根线材就将这款机箱宽大的背线空间塞满。在笔者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这款电源使用的是16AWG的粗线材设计。虽然更粗的线径可以带来更低的线损及压降。不过在走线时会为带来比较大的麻烦。
蛇皮包网
另外,较粗的线材使用蛇皮包网后,会大幅度增加线材的硬度。如果不加以固定和整理的话,甚至会出现连机箱侧板都无法合上的尴尬情况。那么就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来改变这种尴尬的情况呢?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5背线可行性分析
背线可行性分析
看来要想让这款机箱的内部更加整洁,唯一的办法就是对所有硬件的结构做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熟悉主板每个接口的位置以及对机箱背线孔的重新定义。
机箱共有6个主背线孔
上图中机箱右上角的红线代表机箱自带线材的走线方向,包括主板各个功能接口。数字1-6代表着机箱主背线孔的位置及数量。而电源左下方蓝色标记区为电源位。
上图中底部三条近似平行的红色标记为2个显卡及主板电源线材的走线位置。如果用扎带对三条电源线材进行固定的话,难度不会很大。想比较而言,机箱前置音频及主板接口的连接就是个让笔者比较头疼的问题了。
和之前的走线方式一样,笔者这次仍然使用将音频线材从主板边缘穿过的方法。这样会将其最大限度的隐藏在主板边缘。
可以看出,经过略微改进之后,机箱顶部的两根USB接头已经不再向之前那样多余,恰到好处的长度可以有效减少了机箱顶部线材的堆积。而其余地方的线材也可以使用这种藏线的方法,将线材藏到机箱内的某个地方并进行固定,来减少其“露脸”的机会。
6固定主电源线材
固定主电源线材
接下来让我们先对最难处理的电源线材进行调整。和机箱自带那些线材不同,电源线材不仅有着更粗的线径,而且在硬度上也尤为明显。尤其是对其进行折弯处理时。无论是藏线还是固定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不过笔者相信这样的问题应该还不算是什么大问题,至少不会用到延长线等会影响系统稳定的运行。
CPU线材
首先最先处理CPU电源线材,由于这款电源配备了两组CPU 8Pin接口,所以将空闲的那一组捆好。稍后可以藏到左下角的硬盘架后方。
由于乌鸦3这款机箱主板后方提供了5个硬盘位空间,并且每个硬盘架底部都留有不同大小的缝隙。所以我们可以把多余的线材藏至硬盘架后方。当五条电源线材全部藏好并固定位置之后,我们就可以将机箱翻转,将所有插头插好。
7自带线材很给力
自带线材很给力
在固定完所有电源线材并连接上各硬件之后,我们再来整理机箱自带的线材及接头。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乌鸦3机箱出厂的时候已经将各个随机线材固定好,而且将所有接头都梳理在机箱的后方,让玩家在安装主板后,可以更加方便的对主板进行接驳。
自带线材接口已经走线至主板接口区
可以看出,这款乌鸦3机箱除了HD音频接口与主板接口位置不符之外,其他接口均能够很好的符合这套平台的接口位置,除了重新绑线之外,并不需要太大的改动。而音频接口则按照之前文章中的方法,从CPU背孔穿过,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线材外露的情况出现。
8细微调整很关键
细微调整很关键
最后的一道工序就是接驳硬盘数据线。相对于其他线材而言,由于此次笔者使用的SATA数据线较细,所以将其放在了最后一道工序中。
3.5英寸硬盘供电接口
最后,再为一些线材的位置和固定方式做一些细微的调整,劲量保证线材的简洁,并且让外露线材尽可能少。最后,将所有散热风扇用延长线连接至主板,并且检查一遍各个接口是否稳固、牢靠。
9效果图赏及总结
效果图赏及总结
当硬盘数据线和细微的调整之后,整个背线过程也就结束了。虽然背线对于有些玩家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仍然有许多人仍在为极致背线而努力着。整洁的机箱内部环境不仅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加清爽的视觉体验,而且在完成背线之后,享受片刻的成就感。最后,再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款机箱的背线效果和实际运行效果。
底部线材仍然不完美
总结:通过今天的走线展示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具有背线能力的机箱都可以提供非常轻松的走线过程以及不错的效果。许多玩家在购买机箱时,往往只看重机箱的背线能力,而忽略了背线的另一个重要的元素——电源。电源线材的长度以及接口模式,甚至电源线材的排列方式都会因为设计的不同,而带来截然不同的背线效果。
可能有些玩家会说,不就是个走线么,没必要那么较真,只要机箱正面看的过去,并且不影响散热能力就行了。其实,对于一些少数DIY玩家来说,走线的效果以及线材整洁程度都是他们所非常在意的。其实,在笔者看来,许多真正的DIY玩家,并不看重最终的结果如何,而是在DIY过程中的一种心态、一种享受。
插播广告:今天ZOL的功率计算器终于在攒机页面投入使用了,希望在亲们在选购电源的时候,能够给大家带来参考。先在此感谢各位对新功能的支持了(⊙o⊙)哦!点击进入>>>
近期ZOL机电频道专题以及有奖活动 | |
2011.11.28至2011.12.28 | |
2011.11.21至2011.12.20 | |
专题 | 九州风神德古拉显卡散热器 |
硬件交流群号码是:182771327和113670114,欢迎亲们的加入哦!
机电频道官方微博已开通,加机电频道关注请点击>>>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