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低端产品?我们总是在提这个词儿,但是什么样的产品才算低端?我想就算是资深的骨灰玩家也难以给这类产品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们一般定位一个产品属于什么层次,主要就看其价格定位。不得不说,这样定位一个产品非常不准确,价高掺“水”的产品存在,低价却实惠的产品亦存在。所以,我们不要从一个产品的定位来评定其表现,入门产品也不全是平庸的产品。在这个产品多到我们眼花缭乱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所以我们说,买低端不该已无所谓,入门也要性价比,也需高品质!
如果非要按照价格来界定的话,那我们一提到一百到二百这个级别的电源,聪明的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半桥,被动PFC,不到300W的额定功率?那只能说,你已经OUT了。作为入门,我们也要高要求,80PLUS的时代下,没有个80PLUS徽标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就算是入门产品,我们也要求80PLUS,低碳生活由你我共同创造。
对电源来说,从PFC的方式可以大概看出来电源品质如何,主动PFC与被动PFC虽然只差一个字儿,但是其代表的却是整个电源架构的变化。而且PFC与电源的效率密切相关,主动PFC会更加的省电,不过采用主动PFC却会提升整个方案的成本,这也是入门产品不多见主动PFC方式的原因。那么主动与被动PFC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被动式PFC 更是假货之王
被动PFC的电路简单,成本较低,其本质就是在交流电源进线或整流桥与滤波用的200V电容之间直接串联电感,同时改造开关电路的校正,一般在高压滤波电容附近。但是其缺点确是非常明显,容易产生振动而产生噪音,并且根据电感的质量不同,会有一定谐波影响电网稳定,不过其最主要的缺点就是转换因数以较低。
主动式PFC是由电感电容及电子元器件组成的,通过专用IC芯片去调整电流的波形,对电流电压间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主动PFC由于元器件较多,就PFC这块儿的成本来讲,会比被动PFC高很多。不过其超高转换因数,使其成为80PLUS的必选PFC方式。
被动PFC可以说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特别是现在电源功率越做越大,被动PFC只会让使用者多掏一部分没必要的电费。而且使用被动PFC的电源在架构上也存在一些弊端,这个在后文中会提到。
文章的开头我们就已经开玩笑的说“没有80PLUS的徽标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虽然只是句玩笑话,但是也足以看出来80PLUS对于这个时代的影响。我们所理解的80PLUS就是省电。但是80PLUS究竟代表什么。
80PLUS徽标
80 PLUS计划是由美国能源署出台,Ecos Consulting 负责执行的一项全国性节能现金奖励方案。起初为降低能耗,鼓励系统商在生产台式机或服务器时选配使用满载、50%负载、20%负载效率均在80%以上和在额定负载条件下PF值大于0.9的电源。
表面上看,80PLUS不过是一个电源的能效值。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数字,但是实现这个数字却没有那么容易。首先,达到80PLUS标注必须以主动PFC为基础,被动式的产品基本可以全线出局。其次,电源的用料也必须选择中上乘。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80PLUS不仅仅是一个数值那么简单,它更深层级则代表了一个电源的品质如何。
前面就已经说了,主动PFC和被动PFC不仅仅是PFC方式的差别,这里我们就来解读一下电源架构问题。首先说明一下PFC与架构在产品上体现出来的关系。对于市售的绝大多数产品来讲,被动PFC普遍使用半桥架构,而主动PFC则普遍使用正激架构,在入门级别的市场中,也只能见到这两种架构。
半桥架构
半桥架构属于老架构,存在诸多弊病,功率做不大,动态响应也不强。说其已经临近淘汰的边缘一点都不过分。现在的电脑都有一定的根据需要调整性能的功能,这就需要电源有一定的动态响应范围。半桥显然已经不太合适。不过其成本较低。
正激架构则领先于半桥架构,拥有较高的动态响应范围。是现在计算机的绝佳搭档。搭配主动PFC可以做到较高转换效率。通过80PLUS,是一种理想的架构,也是一种“绿色”的架构。同时成本也会高于半桥。
选正激还是选半桥,结果显而易见。我们说选择一款高品质的入门产品,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一点。存在即是合理,既然有我们当然选择架构上更加优秀的产品,这是明显的道理,也就是性价比。
一款电源品质,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方面,如果上面所说的点是框架,那么我们就要从剩下的细节上下手。对于我们主题的入门级产品,细节更是重要。因为每一分细节,都代表了厂家的一份努力,也是对消费者的一份实惠。
充足的用料
用料不仅影响电源的工作效率,也影响电源的稳定性。电源中的电容爆浆的案例是有的,特别是使用环境相对恶劣的情况下。一款电源的用料可以说是厂商的良心。
似乎对于大几百价格的产品,全包裹式的线材已经是“业界标准”。不过就入门级产品而言,半包裹的产品已经算是不错。更加重要的是线材整齐,线的横截面积足够承受计算机的高电流要求。
电源因为强电流的关系,电源内部产生的热量不容小觑,电源的散热也不能糊弄。一个高效的风扇还是有必要的,让元器件稳定工作是保证电源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入门产品我们也要求高品质,越是入门,越能凸显性价比。前面说的这些方面,我们都要照单全收。主动PFC,80PLUS,正激架构,优秀做工用料我们全都要。这些本来属于中端层面的技术,如今下放,对消费者而言是一大好事儿。对于厂家而言则是一种激励,让厂家们重视入门这段市场。有竞争就会有进步。
入门也需高品质
编辑点评:电源产品的竞争现在已经进入白热化,可以说除了顶级厂商的顶级产品属于“神仙打架”外,其他各个厂商,各个层次的产品都进入了激烈的竞争。入门产品技术的升级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似乎入门级产品已经打破了旧的“半桥”格局,进入了新的时代。这样以来,再也不用因为选不到高性价比的入门产品而发愁。
通过对大水牛宽V400II代电源的解说,从更层次的方面展示了入门级的电源在品质方面要求也是颇高,带了稳定高效的使用体验。
唐菲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