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几年前的DIY市场中,说起分体水冷或者是MOD,很多的消费者们都不太了解,你会花几万块钱去购买一个主机么?想必大多数的消费者们都会摇摇头。
然而随着一部分收入较高的人群对于DIY整机以及MOD知识日益接纳后,近几年有更多的消费者们会花大价钱去购买一个专属于自己的高端MOD主机,无论是从视觉还是使用感受来说都是最棒的,对于他们来说可能购买一款10万元的整机这很正常。
但是,对于一些工薪阶层来说,他们不可能攒几年钱只为了买这一套MOD产品,所以他们会“另辟奇径”,自己着手去制作属于自己的MOD整机,不大动钣金这也没有关系,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喷绘”,如果手工活儿不错再加上一套分体水冷,那就再好不过了。
其实说到这,网友们也知道了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那就是利用手头的一些工具和喷漆打造属于自己的DIY整机,或许我们的手艺赶不上一些MOD大神们,希望我们拙劣的制作工艺不会令您对整个MOD失望,但是起码自己动手做了,我们也提倡一些“零经验”的网友们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一起动手做一些新鲜的事儿,做完之后的成就感和喜悦的心情是别人理解不到的。
本次的改造总共没有花费太多的成本,每个人追求的物质不一样,并且付出的成本也不大一样,那么做出的效果也不同,这次整机的效果还算说得过去,在有限的成本内发挥了每个组件应有的“作用”,在展示制作步骤中,我们在文章内还会写到一些注意事项,网友们也可以把这篇文章当做走分体水冷的入门教程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网友们。
机箱内外箱体架构简介
我们这次采用的是一款迷你机箱,主要是因为近几年市面上有太多的消费者们选择小型的Mini机箱,不占地方并且又有着较好的外观,能够更好的融入周边环境,并且现在的小型机箱兼容性以及功能性更加的完善,表现也是更加的全面,小型机箱再也不是“入门级”的代名词。
机箱原形
从上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这款机箱有着不同的架构,我们称之为“DTX”架构,平台位于机箱的一侧,而电源以及硬盘在机箱的另一侧,这样线材比较好走,内部也被分割开来,整机安装也是比较容易,在立式小型机箱中来说,这样的设计是一种革新,保证完好风道的同时却又没有过多的组件去阻隔风道。
我们今天就用这种架构的机箱来进行装机,看看这种新奇架构的机箱内部能够有什么亮点。
平台及冷头逐步安装
PS:机箱内部是怎么变成绿色的,文章尾声会给网友们揭晓
既然是走水冷,那么最总要的就是硬件与水冷套件儿的搭配,如果一款水冷套件对一款硬件不是很支持,或者是一些所谓的“通用套件”没能做到100%兼容,那么这也都是隐患,要么最后水冷不能完好的贴合核心,起不到强力散热的作用,要么就是在某个接口处会发生漏水的现象,所以挑选购买一些适合自己走水的技巧还是需要消费者们掌握的。
公版NV显卡
此次我们没有花近千元选择全尺寸的显卡水冷头,主要还是考虑到我们这款显卡的发热量不是很大,并且使用过程中对显卡也不会释放过多的“压力”,所以采用的是比较小型的独立冷头,能够基本贴合GPU进行散热,贴合面同样是纯铜材质。
此次我们选用的CPU冷头售价400余元,或许也赶上了很多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售价,但是这款冷头也有其高端之处,纯铜+镀镍的冷头配合亚克力外壳,超密封的环境保证不会露液,并且支持LED拓展,很多的DIY玩家们也最看中这一点。
这样一来,平台就组装完毕了,我们此次装机还运用了两条8G的海盗船统治者内存套装,一切也是为了性能,马甲条配合分体式水冷,或许也会让很多的DIY发烧友们神魂颠倒。
冷排及各部件纳入箱体内
那么把所有的组件装入机箱后,还有一个组件非常重要,那就是冷排,冷排这就好比咱们北方家中的暖气,暖气的薄厚和尺寸直接性的决定了室内的温度是多少;冷排也一样,冷排的尺寸同样决定了散热性的好坏,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冷排内部散热片的密度,体型固然重要,但是铝片的密度如果间隔太大同样还是会影响到散热性,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40高密冷排 虽然老旧但散热性非常强筋
一块好的冷排决定了散热性的好坏,这样一点也没错,冷排的地方是主要排出热量的地区,如果你选用了导热性非常好的冷头,扬程非常合适的水泵,但是在冷头方面马马虎虎,那么也都是前功尽弃的,所以冷排的选购也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消费者们一定切记。
至此,显卡、CPU冷头已经就位,超大的冷排也已经设计好了安装的位置,水泵和柱形水箱也已经准备完毕,再把他们安装完毕之前,要合理的安排好机箱内部的空间,也就要是说设计好机箱内部的水路,一套完好的水路设计方案能够让散热性事半功倍,对散热性提升非常的有效,这也是DIY散热领域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或许你手头的零件没多少钱,但是往往针对一套整机设计的水路图就要比那些组件的费用还高。
走水管时一定要谨慎
当所有的组件安装到机箱内部后,那么就到了整体安装的最后一步了,那就是安装水管,不要小看这些小水管,如果处理不好那么后果非常的眼中,或许你天价的CPU、主板以及显卡就会在一瞬间灰飞烟灭,所以走水管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在完全试水完毕保证没有问题之后再通电点亮,否则危险会离你很近,一定切记!
在此笔者需要提醒大伙,上图这种情况的接口绝对不行,一定要拧到紧了为止,我们都知道无论哪个行业里的密封组件都是非常规整的,如果没拧到最底部就拧不动了,那么情况只有两个,一是你的“快拧”和水管的规格不配套,(我们在此使用的都是三分管);二是你购买的密封快拧质量有问题,在这里还要提醒消费者们需要看好品牌,几块钱一组的劣质快拧是绝对不能买的,我们购入的快拧售价都在20余元,多花钱还是为了安全。
至此,所有的水路已经安装完毕,剩下要做的就是把每个螺丝拧紧,并且检查每一个水管与组件的衔接处,然后再倒入水冷液就可以了,由于软管比较“听话”,所以我们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去安装水冷套件,连上电源之后,一整套装机作业就基本上结束了。
由于这款机箱的箱体采用的是DTX架构,所以电源一级硬盘位都在机箱的另一侧,这样的设计使得所有的水冷组件都可以安装在一侧,日后监控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并且机箱中部的主板托盘开孔也比较多,满足了DIY玩家们的改造以及安装。
夜幕下内部灯光炫彩夺目
经过漫长的试水过后,那么紧接着就是点亮的时候,每个人完成一款“作品”的时候都是非常激动的,这种成就感也只能自己能够感觉到,即使是有些地方需要改进,甚至是有些瑕疵,但是当机箱点亮的那一刻,最欣慰的还是自己,谁还会去管别人怎么说……
比较靓丽的灯光
此次我们一共安装了三枚风扇,其中冷排上有两枚,顶部安装了一枚,当然这套DIY整机的内部也有不足之处,比如CPU冷头没有安装灯组,显得机箱发光处比较集中,这一点我们承认还需要完善,但是文中很多在细节上的“注意事项”比较适合刚刚接触DIY的玩家们亲自着手实操,依然希望网友们能够在本文中得到一些“有营养”的元素,如果觉得我们做的不好,那么实在对不起您,让您见笑了。
机箱外壳喷绘改造
“在文章开始的时候,机箱内部是黑色的,但是等到了上水的时候内部却成为了绿色,小编什么情况呀?”,或许很多的网友们看到这都会不禁有着这样的疑问,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喷绘,几罐自喷漆就能够使得之前的黑白搭配的机箱显得更加有活力,当然,一款机箱的“可塑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喷 掌握距离和力度
在这里笔者要说一下,喷漆的时候切记不要离得太近,尽量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来进行喷绘,以免形成颜色过量堆积造成的颜色不均匀,喷漆的距离最好维持在20公分左右,对于自己喷漆的手感还需要自己来慢慢练习。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整体的发色,很多颜色的发色和产品本质的底色是有直接性关系的,比如你在深黑色的地方喷涂黄色,那么漆面干了之后黄色就非常的暗,又比如你在蓝底色上喷黄色,那么黄色就有些偏绿,所以这一点还需要网友们多多认识,这一点几乎每一个模型玩家们都知道,这也是为什么做模型之前要打补土以及覆盖多层颜色的原因,一切都是为了漆面发色更饱满鲜亮。
由于我们决定把侧板喷涂成红色,所以最终选择用黄色打底,作为底色,这样红色就会显得非常鲜亮,并且反光度也很好,整体看起来更加富有活力,小技巧网友们可以学习学习。
成功离你很近 想好了就去动手做
文章写到这就要进入尾声了,可能说到这网友们会说“我没有时间做”、“我没有钱做”、“我没有喷漆”、“我媳妇儿不让”等等一系列的借口去“逃避”DIY,或许你这一瞬间的想法改变了你对MOD的认知,也或许整个MOD届又会少了一位称“神”的大师,做不做取决于你,就算初学者都能完成的“手工活儿”,你却只选择逃避的话,那么你真的还在自称是DIY玩家么?
整体分色 喷的比较亮 侧板还有反光
编辑总结:
通篇下来,其实笔者更希望与网友分享在制作过程中与最终成品的乐趣,面对着一个又一个品相不错的机箱,我们如何将其变得充满活力?想必更多的朋友买来机箱不只是常规用用,无论是多用途功能的使用,还是水冷的安装应用,甚至更进一步的MOD制作,相信这些产品的用户都希望挖掘自身产品的不同与亮点之处,那么作为DIY资深玩家的你,快去动动手吧!
9至睿原力EV31光速版详细参数
基本参数 |
|
---|
扩展参数 |
|
---|
功能参数 |
---|
外观参数 |
|
---|
机箱附件 |
|
---|
保修信息 |
|
---|
*本信息来源于ZOL产品库
或许我们的手艺赶不上一些MOD大神们,希望我们拙劣的制作工艺不会令您对整个MOD失望,但是起码自己动手做了,我们也提倡一些“零经验”的网友们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一起动手做一些新鲜的事儿。
司宇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