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首先使用中低端用户喜爱的AM2 Athlon 3000+配置,询问机箱电源摊位老板。
笔者:老板,帮我根据这款配置推荐个电源。
商家(扫了一眼配置单):3000+,用航嘉BS2000或者冷静王就行,足够了。
笔者:这两款电源多大的?(之所以这么问,是为了符合普通消费者特点,毕竟很多消费者还分不清峰值功率和额定功率具体区别)
商家:300。
笔者:是额定吗?(不过,多数消费者知道额定功率是关键)
商家:不是,额定都是220W,但是峰值300W,上3000+已经足够了。(听到这里,笔者感到欣慰,经销商竟然坦白电源的功率)
笔者(看了看柜台内部的电源,指着其中一个非常少见的品牌电源):老板,拿出这个来我看看。
商家(拿出电源)
笔者(看了看电源):老板这个多大?
商家(犹豫一下):350W,不对,这个不是350W的,是450W。
笔者:是额定吗?
商家(很坚决):是额定。
其实这款号称450W的电源铭牌上并没有额定功率标识,只是电源型号为XX450(XX为品牌名称),并且笔者根据电源铭牌上的参数推算出,这款电源额定功率只是350W。
案例点评:
这是中低端用户经常碰见的经典案例,经销商会先将用于走量最主流的电源推荐给大家。而且对于这种认知度很高的电源,商家一般不会对其参数或者性能进行谎报。这时经销商只是处于一种试探状态,如果消费者依照推荐购买了BS2000电源,商家可以获得20元左右的利润,并且在该电源的销售量的基数上加1;而后来,消费者对于外观花哨的罕见品牌产品。其功率并未实标,并且通过言语接触奸商已经发现消费者的菜鸟本质,他自然不会放走到嘴的肥肉。于是按照350W电源的价格报价,然后消费者自然会去跟其它的450W电源价格比较,发现前者性价比超高,于是落入圈套。
- 第1页:编辑卧底中关村揭露电源奸商骗局
- 第2页:中低端消费者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