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走线……走背线……走线,小编你是不是又闲得无聊啊。可能有一部分网友、DIY达人对于这样的基础话题很不屑。不过我想说的是,关注ZOL的玩家们,新人、小白还是很多的,也有很多网友们给我发邮件,都是询问很基础的问题,所以走线这个事儿依然可以说说。
老生常谈你未必玩得转 走线教程值得学
为什么要走线呢,其实我认为主要是为了美观,散热是次要的,特别是目前大部分机箱都是侧透的设计,假如不好好走线,那么里面凌乱不堪的空间一览无遗。既然是走线,我们主要就关注两点,机箱与电源,电源线材长度够用基本就OK,而机箱则需要较多的心思。
浏览本站更多精品内容,请点击下图:
![]() | | ![]() |
电源就不提了,因为基本上线材够用就好,主要我们谈谈机箱应该如何选。首先来说,目前的主流中塔机箱都是电源下置,这样就已经比传统的电源上置机箱要便于走线了。
电源下置机箱
下面我们看看机箱内部,要求就是机箱一定要有充足而且合理的走线孔,这样适应层面才会更广,毕竟电源与电源线材长度都不一样。
然后,在走线孔的周围,应该有合适的捆扎线材孔位,这样我们才能够把电源线材很好的固定住,而且也更加美观。
最后就是机箱侧板,最好是凸起的设计,这样可以容纳更粗的线材,毕竟比较低端的电源都不是扁平线材。
基本上前面我提到的,如果一款机箱能够做到,那就在设计层面以及具备了背部走线的要求,下面就是如何去动手操作的过程了。
下面我们主要看下走线的一些主要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关于电源与主板哪个先装的问题,其实并不没有明确的对与错,按照玩家们自己的习惯来就行了。
安装电源 一般来说风扇向下
我自己个人的习惯是首先走主板24pin、处理器4+4pin、显卡6+2pin,这些线材通过走线孔伸到机箱内部,具体穿过那个孔,则需要电源线材决定,多尝试几次即可找到最合适孔位,最后扎带捆好。
跳线由于洗洗的一条,我们可以把它绕起来,像这样:
对于用不到的线材,比如多余的SATA线和D口线,我们可以绑在一起,放在机箱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这样看起来更美观。
总结:看完了本期的内容,不知道小伙伴们对于走线是不是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呢。我主要给大家说了走线的一些准备工作,如何定义一款背线机箱,并且详细介绍了走线的方法。走线其实并不是困难的工作,只要大伙多尝试,多实践,我想你你们一定能够走出漂亮的背线!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