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忽悠你没商量 就想让你多花钱
“要啥自行车,戴啥手表了。”曾经本山大叔在春晚的《卖拐》、《买车》等系列小品把一个大忽悠演绎的淋漓尽致,而范伟则在多次上当之后终于练就了防骗36计。这些小品其实也是很多攒机朋友们面临的一些真实写照,购买硬件的时候往往也要上演一部防骗防诈的大戏,各种“忽悠”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啊。
攒机算是门学问,初入门的小白玩家往往是奸商坑蒙拐骗的对象,但是,很多老鸟也未必能够做到久经沙场全身而退。商家的虚假和夸大宣传让人上当,玩家在卖场往往招架不住商户的各种“狂轰滥炸”,而购买回去的硬件往往会后悔不跌。
当然,现在很多玩家会在电商购买硬件,其价格和性能什么通过对比玩家能够知晓。这对比传统卖场来说对于玩家肯定是收益的。但是玩家自身对于硬件的不了解和盲目的性能追求还是会有攒机完成后想吃“后悔药”的时候。
到底怎么能不被忽悠,说到底还是要认识到忽悠的方式有哪些。笔者本期就和大家说说DIY圈子里的几大“忽悠”。
2最常见:用性能说事
最常见的忽悠可能就是拿硬件的性能来说事。
对于不懂行的玩家,把本来性能平平的东西给你夸成花,买了就是上当;对于懂行得玩家来说,极力推荐更强性能的硬件给你,无非就是想要多赚你的钱。
“三千预算进卡吧,加钱加到九万八。八核E5装上去,四路Titan抱回家。
4K屏幕组三屏,万元水冷温度压。固态硬盘装三块,硬盘内存使劲加。
键鼠必花几千元,耳机手柄三千八。还有机箱六千元,电源必须过千瓦。”
——卡巴经典打油诗在此是最贴切的形容。
旗舰显卡并不是一般人需要去追的
显卡的更新换代是比较频繁的,新品显卡的性能也是怪兽级别的。拿现在的旗舰级显卡980Ti来说,其性能和表现自然非常不错。当然,其价格也是可望而不可及,往往一块显卡的价钱就顶的上普通玩家一个平台的价格了。
最新Skylake核心CPU已经推出,立马有电商推出了以其为核心的主机。同时在售的另一款基于i5和GTX 960的游戏主机高达4万得销量也在说明了这款主机的受欢迎程度。给大家选择,你是会选择为了性能尝鲜呢,还是会为了省钱只买够用的呢?
3贪便宜:莫贪便宜上大当
这个说明白点就是价格的“烟雾弹”。
贪便宜恐怕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个“基本属性”,很多时候会有商家促销的活动。在其价格跳水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其性能是否缩水才能买入。
“烟雾弹一:不知道价格何时最低”
网购的朋友们可能都有这种认识,某个商品在购物车内放了很久了,就等他降价。但是很久不讲价买了之后就发现它降价了。
某些查价的插件可以帮助到各位
想要了解电商某款产品的价格走势,网上有很多流行的差价网站和插件都是不错的选择。通过价格的波动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价位购买产品。而去线下购买产品,上ZOL查一查线下售价也是可行的办法。
“烟雾弹二:不知道低价买进的产品性能如何”
说道低价劣质产品,笔者又要拿曾经做过了低价电源质量抽查说事了。网上很多在售的不到百元的电源,其销量惊人,而且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大家都知道,电源属于一个堆料的产品,其性能是和用料直接挂钩的。低价产品必定用料缩水,最终的测试结果也是触目惊心的。
笔者目前依然看到很多廉价电源在销售,而且销量依旧很高。看来低价依然是众多玩家喜闻乐见的因素,但忽略产品质量最终受惩罚的还是自己。
4纠结党:当断就要决断
忽悠的最高境界就是帮你做了决定。
被忽悠的往往是“忽忽悠悠”的就被骗了。商家最会察言观色,在你购买的过程中,他们会抓住你的软肋以及一些不坚定的因素,甚至帮你做了最后的购买决定。
忽忽悠悠就上当了
当然很多玩家不懂就问,这是很好的。尤其在各种硬件贴吧、论坛都会有求配置的帖子,很多热心的网友也会对其帮助,为其出谋划策。但往往人多嘴杂,加上发帖人又没有明确得攒机方向。最终也没有了结果。
拿上图中得两颗CPU来说,性能差距不大而且价格差距不大,一般得玩家在选购的时候也会踟蹰挺久。笔者呢建议玩家在选购硬件产品得时候再价格相差不大的时候最好选择新一代的产品,其整体可定会较上一代有所改进。这两款比较,笔者就建议大家买4590,而且最好买散装。
拒绝被忽悠不仅仅是和商家斗智斗勇,更多得是玩家应该多了解一些硬件的常识,同时还应该明确自己攒机的目的。明白消费和理性消费之后,忽悠上当自然也就远离你了。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