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视"大法立判电源良莠
有很多玩家认为整套DIY中CPU、主板显卡等核心硬件最为关键,而忽略了电源的品质,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电源的质量直接关乎到你整套PC的安危,死机、硬件运行不稳定、短路、烧毁等现象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电源。
那么想要判断一款电源的好坏很多人都会想到“拆解”二字,因为将电源开盖后就能看到产品的内部结构,通过用料来辨别电源的品质。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拆解过后电源没有质保和售后,如果是对于小白用户来说就算拆解了电源,通过一些资料来进行对比,或许也看不出个所以然。而且又丢了质保,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不把电源进行拆解,我们又如何判断一款电源的好坏呢?那么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下关于电源不用拆解也可以选出好电源的方法,仅仅通过电源本身的外观,或许就能“透视”出一些我们想要看到的东西。
2电源外壳精细度
目前为了满足更多玩家个性化需求,电源厂商同外壳材质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有传统镀镍的、高亮镀锌的、磨砂质感、火山岩质感等等。然而更为关键的电源外壳的厚度以及精细程度。虽然电源的品质取决于产品内部元件,但是工艺方和细节上面是考究厂商是否用心的一种态度。
火山岩材质的电源
一般网友们对一款电源最直观能够感受到的就是拿在手中的分量。分量越足也能够间接地表明一款电源的用料是否充足。这时也会有网友会在想,会不会有不良厂商往电源内部加铁块为了增重?当然这种情况会有可能发生在某宝卖的杂牌产品中出现,但是像知名的电源厂商往往不会去干这种打自己脸的事情。
像这款电源不论从厚度还是还是外观的材质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尤其是火山岩材质还是很富有质感的。
3电源线材质量
电源内部线材方面通常来说,铜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不同的横切面积来决定的。在一些额定功率较大的电源上普遍使用横切面为1.31mm2的16AWG线材,在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18A的安全电流,而不会引起电源线材的发热。而一些终端及入门电源所使用的18AWG和20AWG线材的安全电流为14A和10A。另外线材的电阻也是决定其电流的一个因素,对具体参数感兴趣的玩家可参考维基百科。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说说电源外面的是蛇皮网包装。很多玩家在购买电源的时候都会选择有蛇皮包装的电源,一来看起来很有质感,二来有利于优化电源线材整洁度。
蛇皮网包裹的电源线材
电源的每一个扩展接口,都是由若干条颜色各异、功能不同的电源接线组成,没有蛇皮网进行分门别类的包裹,它们很容易就会相互打上交叉,乱作一团,严重的还会因为相互挤迫而导致意外松脱,从而影响平台的正常运行。
所以,在我们选择同瓦数电源时,尽量选择那些使用线径较粗的电源产品,更小的线材电阻可以避免电压不足等容易破坏系统稳定性的情况出现。像这款电源在主要的24Pin以及CPU供电的线材方面都进行了蛇皮网包裹,并且在线材连接处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4通过散热格栅窥探电源结构
当然仅仅看电源的外观是不够的,产品内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玩家们其实可以通过散热格栅就能够了解一些情况,比如这款电源是主动式PFC设计还是被动式。
通过散热格栅窥探电源结构
首先我们还是来说一下PFC的定义。PFC的英文全称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数校正”,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即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视在功率)的比值。 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当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
主动式PFC可以达到较高的功率因数──通常可达98%以上,但成本也相对较高。此外,主动式PFC还可用作辅助电源,因此在使用主动式PFC电路中,往往不需要待机变压器,而且主动式PFC输出直流电压的纹波很小,这种电源不必采用很大容量的滤波电容。所以相比起被动式PFC来说,主动式的设计性能要好,更加节能。这也是时下玩家们选择电源的一个主要标准。
不过,这里也需要注意,“功率因数”并不就等于“转换效率”。现在有些商家将主动式0.99的功率因数解释为能得到99%的电源转换效率,这很显然这是不对的。虽然两个都是描述省电的概念,但对于个人而言两个概念的意义是不一样的。PFC“功率因数”高是为国家省钱,而“转换效率”高是为用户省钱。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玩家们千万不要忽视电源的重要性,它承担起平台的供电稳定重任。在电源选购方面玩家不要贪图便宜而买了山寨厂商制造的劣质电源。而且玩家在挑选电源时其实可以通过表象去做一些判断,尤其是你在卖场挑选产品时可以使用之前所聊的这些方法。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