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5年,Intle发布了著名的机箱“ATX”架构,规定而又“限制”了机箱塔式架构长达20年之久,而在这期间,垂直风道、RTX倒置38度架构等诸多机箱内部架构也陆续的出现在当下的DIY市场中;这20年的DIY市场对于核心硬件的升级、换代可谓有着质的飞跃,但转观现在的机电市场,一些“新技术”似乎有些跟不上节奏。
而在2015年的二季度,机箱领域中出现了“ATX-II”机箱产品,经历了近20年之久,传统的38度机箱架构终于进行了升级,对整个DIY领域而言,沉寂了20年后的突破还是有着很大的意义,一些革命性的设计也给了DIY领域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ATX-II对DIY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现在领域中上市的“ATX-II”内部架构的产品仅仅一款,这就是一直热销的“先马坦克”机箱,经过多年的努力,先马最终首推了以“ATX-II”为架构的中塔机箱,其一经上市就迎来了诸多DIY爱好者的好评,首发不足200元的售价更是亲民。
“ATX-II”架构内部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首款使用“ATX-II”机箱的内部,直通式散热风道,充裕的散热风扇位置扩展,配合加厚水冷排的支持,达至风冷与水冷双剑合璧的高度。便于清洁的可拆卸式防尘网,与考虑周全的九孔走背线辅助设计,让DIY美学定格于透彻。
我们直观的看出,ATX-II架构的内部增添了一个电源挡板,而其挡住的也不仅仅是电源这么简单,内部的硬盘笼也设计在了挡板的内部,这样箱体内的空间就更大,从而使得散热上升了一个档次,超宽的设计也使得所有的线材都甩到了机箱的背部,把ATX-II架构的隐线设计做到了极致。
ATX-II架构能否风靡整个机箱市场
那么,如此优越的机箱架构,能否在日后的DIY机箱市场风靡呢?我想这是可行的,先马在上市了“坦克”之后,也将在今年的三季度上市一款同样使用“ATX-II”架构的机箱产品,所以说日后的ATX-II架构想必也会在市场中风靡,优秀的产品和亲民的售价终究是“ATX-II”的“大杀器”。
ATX-II架构能否风靡整个机箱市场
写在最后:
硬朗的外观、完美的隐线设计、庞大的内部空间,都使得“ATX-II”架构有着更加优越的“释放”,经历了多年的研发, ATX-II足以惊艳当下的机箱市场,能够迎合更高硬件玩家拓展需求的同时,更能够成为游戏娱乐平台上不错的选择。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