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IY领域多年变化是喜是忧
首先,写这篇文章之前没把我当做ZOL的编辑,而是一个沉迷于DIY领域多年的DIYer!
实际上,“DIY”原本是个名词短语,但往往被当作形容词使用,意指“自助的”,意指对个性、独立事物的追求。但是在国内,目前“DIY”这个词用得最多的地方还是电脑市场,曾经一进电脑城你听得最多的;看得最多的,也是“DIY”……
虽然说DIY硬件进入中国已经20年的光景,但是DIY真正的兴起,还得算最近这十年之间。如果按照全球个人PC的发展速度来说,中国的个人PC与DIY硬件的发展应该与世界是同步的,尤其是对于已经改革开放的中国市场,当然DIY硬件也不例外。
没错,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DIY已经变了味儿,攒机也不再是只为了省钱,更多的个性化元素也充实这整个DIY市场。无论你认为别人的机器有多装B,也无论市面上低劣的产品有多傻B,这都是独一无二的DIY。
然而DIY经历了这么多年,似乎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DIY,或许很多想进入DIY这个圈子的小白玩家都“死”在了第一步,是什么让你开始远离DIY,是什么让你感到DIY市场如此可怕呢?如果你也心怀沉思,那么请翻到下一页。
2DIY 还能拿什么说爱你?
DIY 还能拿什么说爱你?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当下DIY的现状吧,自从进入了2015年来,DIY各个厂商也在朝着不同的方向越走越快,当然“走”的东西仍旧很多。中国人的品味在向上走,市场的保有量在向下走,大家愿意为DIY付出的钱在向上走,产业的利润率在向下走;事实不就是如此么?
两个方向走给国内的DIY产业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变革,其中最典型的现象就是DIY平均价格的上升让过去存在于产业低端的一些品牌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那些过去处于产业中游的品牌在这种势头下随时有被压缩到下游的可能性,生存之路可谓是岌岌可危。
DIY 还能拿什么说爱你?
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和问题,这一点无需置疑。由于欧美市场的持续疲软以及国内市场消费热情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涌入国内市场,他们虽然不能说是绝对的高端,但是在成熟市场的多年打拼显然会比国内的高端品牌更具备吸引消费者的经验,所以说高端品牌的生存之路更加微妙,那么传统的高端产品就会依旧活的很好么?这一点我不否认也不肯定,还是需要每个DIY玩家们去“品”。
但是到现在,DIY我真的不知道,到底还能拿什么说爱你!也许已经没有了“爱”的欲望;也或许,“爱”也已经变质,我们“爱”的不再是DIY的本质!
3有几个厂商想过用户到底要什么?
有几个厂商想过用户到底要什么?
可能有些厂商认为,我们自己本身就不属于技术型企业,那我们难道就要等死了吗?是不是应该趁着房地产还有钱可赚马上投入其中搞一票然后好好享受50年?其实并非如此,国内的企业还有一条压根与技术无关的出路,想想用户真正的要什么,真正的喜欢什么。
消费者们不怕你的产品卖得贵,而是消费者们都是在考虑这东西值不值你卖的这个钱,没有什么产品适用于“人傻钱多”的人群,只要有人买,就证明有需求;而不是厂商认为你需要这样的产品,从而上市某些产品;一些投入到DIY市场中的“垃圾”或许也就是这么来的,产品毫无意义,没有新意没有亮点,除了能从商业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其余都毫无意义!
有几个厂商想过用户到底要什么?
我们不骂厂商,不喷那些“高大上”的PM,每个产品的上市都是为了盈利。没错这是中国,没钱赚那还费这么大劲上市、设计产品干嘛?但是有时候想想也可笑,为什么那么多自认为的“好产品”国人不认?是真的没需求?还是它只是些“然并卵”的破玩意罢了。
再过些年,当然要过的稍微多一点,相信DIY会成为很多厂商显示实力的工具,毕竟做DIY出身的厂商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跳出自己过去原有的圈子,并非说原有的圈子不好,我们不喜欢他,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圈子里边的经济价值是无法让一家企业顺利成长为叱咤风云的王者。
4消费者该不该成为利润的牺牲品
消费者该不该成为利润的牺牲品
有太多人觉得DIY落寞了,这一点我不赞同,但也不否认。如今的DIY市场正处于一个瓶颈的阶段,各大厂商的产品过度的同质化使人们觉得DIY攒机越来越没劲;犹如搭积木一样的装机方式人们似乎也已经厌倦,而正是诸多的瓶颈导致了DIY正在往一个错误的方向在发展!
现在不是追求“过度虚荣”和效能的时期,芯片厂商也不应该在每年仅仅是以“新老交替”的方式,促使每一个热衷的粉丝重新升级现有的平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不,我们所崇尚的DIY不应该变成这样,不应该充实着如此浓烈的“铜臭味”。
DIY不应充实着如此浓烈的“铜臭味”
每一个DIY玩家或许心怀梦想,每一个DIY玩家或许也仅仅只想玩的开心,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倾尽所能的投入了,这无论是金钱还是精力的投入,对DIYer来说都是他的全部……我们过多的是苛求,过多的是期望,期望这个原本我们深爱的DIY能够回来,期望找回当初的那个我们原本挚爱的DIY!
5DIY也有“压力”但不应玩家承担
DIY也有“压力”但不应玩家承担
没错,行业/领域也是有压力的,在中国无论什么领域都一样,都会有冷、热的时期,都会由起步直至鼎盛,再从鼎盛直至落魄的最终过程!
我认为:无论是平均价格的上升还是国外品牌的涌入都会给传统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整个的DIY行业必须要正视他们已经处于了最为危机的时刻,能否活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决心,一些老旧且牛B的产品国人毫不买账,一些新的产品在同质化方面表现的又太严重。
人累了可以睡觉 可心累了呢? 说多了 都是泪
内耗的增长、进口产品的摄入,这都是DIY市场种所面临的压力。但是!我们是消费者,我们凭什么要对市场的变革而受害!我们又凭什么要成为市场变革的炮灰?整体DIY市场的“动荡”和每一个消费者都没什么关系,消费者们是被动的,是无助的……
你可以说平民们无法接受升级换代飞快的芯片和高新硬件,无法承担这些高端的花销,但作为一个深爱DIY的玩家,谁又没倾其所有精力和财力去自己打造一台专属于自己的PC主机呢?
退一步讲,DIY领域确有“压力”,但毕竟我们只想玩的开心,你的“压力”然而和我们并没有什么蛋关系吧!没有关系,那还谈什么谁来承担这股压力?
6沉寂心里最后的呐喊:起来吧!DIY!
沉寂心里最后的呐喊:起来吧!DIY!
其实不是给网友们传递什么负能量,只是站在一个DIY玩家,或是消费者的角度去说了说我自己的看法。这篇文章里如果你仅仅觉得某段话或是某句话说的有道理,那么这篇文章就没白写。
作为一个在DIY领域玩耍多年的我,我也曾经对DIY无比的热爱,我也曾经倾尽自己所有的金钱投入到这所谓的“领域”中。我不想,也不能眼看着DIY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向深渊,这其中有太多值得纪念的事儿。
Fighting! DIY!
写在最后:
没错,DIY发展至今,无论是从产品的表现形式还是产品的性能,都有着质的飞跃;但是到最后的我们,为什么没有从前那么开心了呢?我想不是这个领域没得可玩,或许是我们腻了,我们腻的并不是DIY自身,而是文章里说的这一个又一个的“看不惯”;我们很渺小,不能左右整个行业,现在的DIY也确实让很多想乐在其中的人们,把念想“摁死”在了第一步,多年的变化无论是喜是忧,DIY还会以高速的节奏去发展,或许真的等到咱们这群烧友“退烧”时,DIY也早已被某物所取代……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