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流编码硬解技术
2.1 Chromotion
如今的高清无非都采用H.264和VC-1编码,早期会采用MPEG-2编码。分辨率也不再是像以前DVD时代的480P,而是出现了720P甚至1080P,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分辨率。码率翻倍得增长,CPU实在是忍受不了。记得笔者开始接触高清实在2004年,那个时候主流显卡是9800PRO和5900XT,主流CPU是PE2.4C和BARTON 2500+。面对最为简单压缩比最低的MPEG-2编码,解码都非常吃力。因为它们只能对MPEG-2硬件加速,辅助CPU进行解码,大部分工作还是要由CPU来完成。这个时候沉寂很久的VIA的S3发布了一款DeltaChrome S8。它的宣传点不仅仅是游戏性能,还有对“HDTV”的支持:其中一项是对“MPEG-2”的硬件解码。一时间提起了刚处于萌芽阶段“高清玩家”的兴趣。Chromotion可编程视频引擎是一个多功能的视频编辑处理器,可使用多种独有的技术来处理各种格式的多媒体文件回放,这些技术包括集成的硬件MPEG-2解码,可大大减少播放DVD时的处理器占用率;再如视频回放去色块功能和精确去隔行扫描技术等高级视频处理技术。这是市面上第一款将影音回放作为卖点的显卡,俗称“看片卡”。可惜啊,DeltaChrome S8最后还是死在驱动上,直到最后一个驱动6.14.10.2021-15.16.14j(2005年8月22日发布)仍然存在大量的BUG,几乎到了一个游戏打一个补丁的程度,用我们上海话讲就是“一泡污”。这样的服务恐怕用户很难买账。老师本想也要购买一块,但看了网上论坛恶评如潮,暂且作罢。
如果就那么被打死那还算是业界顽强的小强—VIA吗?经历了DeltaChrome S8的惨败,VIA1沉寂一年后又推出了Chrome S20,携带了Chromotion 3.0技术。这又是个什么火星的技术呢?Chromotion 3.0技术支持原生1080p HDTV和宽屏播放能力。增强了硬件定义运动补偿并和对WMV-HD的支持(是微软在VC-1之前主推的编码,在那个时候也算是时髦的编码,现在已经淡出)。其他的卖点诸如低功耗,双卡并联等放到现在都是不错的想法。
可惜市场接受度不高,但是VIA于2008年头又推出了新一代升级技术:ChromotionHD 2.0。加入了主流的H.264,VC-1,MPEG2-HD,HDCP等元素。事实证明,加载ChromotionHD 2.0技术的S3 Chrome 430GT又一次被市场无情得淘汰了。笔者真为VIA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