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    【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马振华     评论
回到顶部阅读

09年买机箱必先了解的五件事

  Intel标准ATX机箱架构从诞生至今已过去十年光阴,但是在今天的机箱中随便拎出一个你会发现它除了钢板薄了很多,重量轻了很多之外,其它部分与十年前几乎没有明显区别,可见技术发展之缓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脑中的主芯片,每年中都会有新的角色登场,尤其是即将过去的2009年。Core i7、Core i5系列CPU以及相应的X58、P55芯片组再次强力地引爆平台性能,而年末AMD HD5970显卡的杀入则又点燃了图形性能战争的烽火,试问,用于容纳这一切的机箱真的可以不为所动,一层不变吗?

  答案是否定的,即便这一切架构规范的制定者Intel不到万不得已不做变动,但受到市场需求的作用,机箱厂商们还是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设计能力,不断完善着、改进着那个老态龙钟的ATX架构。那么随着核心硬件的更新换代,2009年机箱制造领域出现了哪些对用户有重大意义的杰出设计呢?在为读者详细描述每件事物之前,下面可先对它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首破ATX陈规,电源放下面(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机箱电源下置并非2009年的专利,这种结构在很久以前就已出现,只是除了个别高端玩家机箱品牌之外,应用范围很狭小。直到近段时间,高性能、大发热的硬件系统终于从各个角度强力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300万元研发出新式散热风道(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机箱内的风道设计通常都是前进后出,即前置一枚进气风扇,后置一枚排气风扇,形成水平式的空气循环系统。有一款机箱非要打破常规,纵向向前旋转90°,把以往的后置排气窗口对着天,竟然取得匪夷所思的散热功效。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其实让机箱“骨灰”花不了多少钱(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要让那些主流机箱厂商造出符合玩家风格的机箱真不是件难事,其实一种设计模式只要成型就很容易效仿,增加的成本微乎其微。你可以使用普通的板材用料,普通的五金工艺,只要配上先进的设计,依然可以达到“骨灰”的功效。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前置eSATA端口没有供电就是废物(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很多机箱煞有其事地在前I/O面板上提供了前置eSATA端口,这是个十分利民的设计,可以提高用户临时安装SATA驱动器的便捷度。但普通台式机的驱动器都需要独立的供电,eSATA端口只能用作传输数据,所以若没有同时解决供电问题,设计者用心再良苦都付诸东流。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背板走线与理线环让你DIY出品牌机(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凌乱的机箱走线不但严重影响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会干扰风道通顺,阻碍气流通过,不过若此机箱经过两种再简单不过的人性化加工,你的攒出的电脑内部也会如同品牌机一样整齐划一。

回到顶部阅读

电源下置为何一出即成香饽饽?

   电源下置的产品并不少见,但几乎都是高端机箱电源位置变动的同时,CPU显卡的风道设计也随之变化,开拓者推动了机箱风道的变革,而山寨只会推动用料削减幅度的变革。

●电源上置机箱风道

    市场上绝大多数上置机箱的风道设计都相差无几。前置风扇吸入冷空气,经过显卡、北桥后到CPU、电源处,然后从后置风扇位与电源排出箱外,这样的风道效率并不高,因为有显卡的阻挡,其实风道形同虚设,加上38度机箱侧板开孔,使风道更凌乱。结果就是CPU与电源处的空气比较热,很难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



开拓者PK山寨 电源上下置机箱孰优孰劣(加班写完)

电源上置机箱风道

三年禁止除尘 电源下置因何功亏一篑?
电源上置机箱实物

● 电源下置机箱特点

三年禁止除尘 电源下置因何功亏一篑?
电源下置机箱其实风道大同小异

  电源下置多出现在偏向玩家的机箱型号中,前进后出的风道系统依然为主流设计,有时为了加强散热,厂商还会在其它必要的位置添加新的空气通道。电源散热风扇紧贴机箱底部专门为此开设的网孔,直接从机箱底部抽取冷空气,排热方向不变,实际上形成一个独立的散热体系,不易与机箱环境彼此干涉。

三年禁止除尘 电源下置因何功亏一篑?
显卡下方空间加大是关键

  电源下置后机箱布局的改变在于显卡距离机箱底部更远,显卡风扇有更广阔的空间更容易抽取到冷空气。因此若将电源上下置机箱做测试对比,最明显的改善恐怕非显卡散热莫属。

三年禁止除尘 电源下置因何功亏一篑?
电源下置难免加剧吸灰问题

  当然,任何事物更替怕都离不开权衡利弊四字,电源下置机箱因其结构属性,存在电源更易进灰问题,这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确实是个麻烦,但是DIY玩家对此总是认为自己愿意手脚更勤快一些,为电源进气窗口安装滤尘网,并经常打扫卫生。总而言之,尽管电源下置设计不是十全十美,但这不妨碍它成为2009年的杰出设计。

回到顶部阅读

让机箱躺着放散热效果会更好?

    电脑硬件都会被淘汰,但类似VOODOO这样的产品即便远远落伍,仍旧会被一些DIY玩家当做宗教信仰般地膜拜。伟大产品的特性不是有多漂亮多强大,它们的共性在于开创了一个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启蒙者,它们提出的理念会贯穿始终。按照这种逻辑,2009年7月末这个时刻将成为机箱垂直风道时代的开端,而乌鸦II会被视为次世代机箱风道的奠基人被无数DIYer牢记。

    垂直风道一直被视为最理想的机箱散热设计,在很多DIYer心中如同梦想般地存在。2009年的今天,乌鸦II作为垂直风道机箱的奠基者登场,它终结了自2001年就开始原地踏步的机箱发展进程,成为ATX架构机箱接替者,主导着机箱的明天。


问机箱谁为王 银欣乌鸦II风道对比测试
银欣乌鸦II机箱的垂直风道

  为了证实乌鸦II机箱理论的普遍性,我们不惜找来一台普通机箱,设法将其改造成为乌鸦II的散热模式,其中包括用暴力手段生成底部的进气风口。

零成本改造顶级风道 普通机箱变身乌鸦2
乌鸦2相当于把普通机箱向前纵向旋转90°

零成本改造顶级风道 普通机箱变身乌鸦2
用普通机箱对乌鸦II的理论进行验证

   不久之前,我们还认为类似苹果G5那样的平行风道是完美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今天,理论验证测试有力地证明了,乌鸦II横空出世,让无法言喻的风道设计出现在我们面前。真正震撼业界的不是堆料,也不是好看的铁壳子,而是类似乌鸦II这样改变机箱定义的产品。

    电脑硬件都会被淘汰,但类似VOODOO这样的产品即便远远落伍,仍旧会被一些DIY玩家当做宗教信仰般地膜拜。伟大产品的特性不是有多漂亮多强大,它们的共性在于开创了一个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启蒙者,它们提出的理念会贯穿始终。2009年7月末这个时刻,乌鸦II颠覆了CAG主导的时代,奠定了机箱垂直风道历史的开端。

回到顶部阅读

骨灰机箱的价值是设计而非堆料

  专为玩家打造的骨灰机箱拥有超强的散热风道,可以确保高性能高热量的发烧级硬件平台稳定运转;它们拥有取之不尽的扩展功能,能兼容市面上大多数制式标准的硬件,可以安装大量的驱动器;它们具备细致入微的人性化设计,可以让装机操作、日后操作得心应手,还可以让机箱内井井有条。但是要获得这一切,可能要掏空你的钱包。囊中羞涩但对电脑硬件有同样追求的发烧友怎么办呢?

  今年Q3收到的一款机箱测试产品为我们诠释出上述问题的最佳答案,它就是NZXT的力作M59机箱。这是一款官方报价不过450元左右的产品,机箱五金用料及工艺远未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不过若从整体设计和细节上观察,它几乎可以步入“骨灰”级机箱的行列。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五金板载质量与设计没有直接关联

  透明侧盖的12cm风扇可以解决绝大多北桥、显卡过热的问题。顶置的两枚14cm风扇可以借助热气上升之势,把机箱内的所有热气悉数抽出,如若CPU使用侧吹式散热器并将出风方向垂直朝上,那么我们相信传统位置上的后置排气风扇是可以省略的。于是在使用这款机箱时,将CPU散热器出风方向设为垂直向上,并在相应的顶置风扇空位安装14厘米风扇,可以立即获得无与伦比的散热效果,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垂直机箱风道,只不过仅通过400多元便可以获得。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CPU一转方向散热性能大改观

  NZXT M59机箱告诉我们,高端机箱之所以称为高端,五金板材的工艺用料绝不是是唯一因素,机箱整体散热设计才是被玩家,被终极发烧友认可的关键。但它们两者之间没有因果的联系,即便是一般的板材用料也完全可以套用骨灰级的散热体系,那么为何不用这种方式让大多数人都得到满足呢?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具有同类设计的骨灰机箱售价动辄千元

  事实证明,以NZXT M59机箱的设计思路出发,其产物无非会成为类似上述骨灰产品的简化版,设计思路与功效几乎相等,从散热性能配置角度衡量,唯一所缺的就是用户需要自己准备合适的风扇安装在那些风扇通道上。因此最后笔者认为称M59为“最便宜的骨灰机箱”毫不为过,它以探路人的身份揭开了机箱中“平民法拉利时代”的序幕。

回到顶部阅读

前置eSATA无供电系白痴行为

  很多机箱煞有其事地在前I/O面板上提供了前置eSATA端口,这是个十分利民的设计,可以提高用户临时安装SATA驱动器的便捷度。但普通台式机的驱动器都需要独立的供电,eSATA端口只能用作传输数据,所以若没有同时解决供电问题,设计者用心再良苦都付诸东流。因为你不可能要求用户每使用一次eSATA都要拆开机箱,从电源上拉出一根线来,那跟直接使用主板的SATA端口实在没有区别。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许多机箱前置I/O面板只提供了eSATA端口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有了供电端口前置eSATA才有存在的意义

  所以,这里所要表述的观点就是,既然主板厂商决定在前置I/O面板上为用户提供便利,就必须能让它发挥实际作用,否则跟糊弄消费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前置供电连接线材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前置eSATA供电是其I/O功能的灵魂

  在众多提供前置eSATA端口的机箱品牌中,有少部分同时考虑到了驱动器的供电问题,它们从内部将电源线与前置I/O面板相连,而在面板上则提供专用的取电连接线,能够给连接到eSATA端口的驱动器供电,这些产品是值得表扬和推荐的。

回到顶部阅读

简单加工事半功倍 力克理线难题

  DIY机和品牌机最大区别是什么?紧凑性和规则性恐怕是其中一大要素,品牌机都会根据每个机型中将要安装配置的硬件来规划机箱内布局,其中线材的固定路径是个重要环节。因为稳定可靠是所有品牌机赖以生存的指标,而凌乱的线束无疑会阻碍机箱内空气流通,降低散热性能,甚至无意中掉入散热风扇之间中引发故障和危险。事实上这一点的重要性对于DIY出的兼容机而言有过之而不不及。

  于是,有一些在其它方面已经比较出色的机箱品牌,开始着手设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目前最人性化且有效的方案无外乎两种:理线环和背板走线窗口。

● 简单加工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各种理线环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理线环由深抽工艺加工而成

  理线环的用法很简单,将机箱电源线束、数据线束整理在到一起,根据理线环的位置布局安排一条路径,再使用塑料捆扎绳将其顺序固定在每个理线环上,让线束牢靠地紧贴机箱,丝毫不会晃动。

● 背板走线令恼人线束遁形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线材通过窗口绕到主板托盘背部

不思进取必败 2009年机箱杰出设计回顾
背部走线杜绝机箱内凌乱

  主板托盘背面与机箱另一侧侧盖之间总是有些缝隙,先前的实验证明它们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只需要在主板托盘上的相应位置开设大小合适窗口,可以让电源线顺利绕到主板托盘背面然后在需要供电的附近再次绕出,这样可使电脑内所有碍眼碍事的线材统统遁形,不会产生负面效应。当上述的理线铁环与背板走线设计同时出现于一款机箱上时,它必然有潜力背打造成为最整齐的DIY主机。

近期ZOL机电频道有奖活动

2009.11.16至2009.12.20

奖金达3万元 鑫谷首届电源DIY大赛开幕

2009.11.10至2009.12.10

Tt元素机箱上市 谈使用感受赢385元电源

2009.11.27至2009.12.13

航嘉暗夜公爵H403免费有奖试用开启报名

2009.10.29至2009.12.6

顶楼答题送惊喜 邀你感受热管超频电源魅力

频道热词:LED照明  华硕主板  双飞燕  
视觉焦点
机箱电源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机箱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