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看风扇转速对比。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总体来看,Tt金刚QFan 750在0%-60%负载下的风扇转速要比普通风扇低,在70%-110负载下-100%满载比普通风扇高。从60-70%负载起,QFan 750的转速开始加快,最高时达到了1800RPM,更换成普通风扇后的转速一直维持在1200转左右。
表面上看,更换普通风扇后的QFan静音效果会更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首先从电源散热系统的结构上看,因为原配风扇的切风面小,而且采用无边框设计,再加上电源四面俱预留了进风口,大大提升了电源的进风量,而且可以降低进风口的气流积压,从而大大降低扇叶的受力压力,达到静音的效果;其次,从我们的测试数据上可以看出,QFan电源的优势在0-70%负载之间,而我们的电脑绝大部分的应用都处于这个状态,换句话说,QFan的风扇转速表现虽然看上去并不是很犀利,但是却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益,正所谓“花钱花在刀刃儿上”。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QFan电源虽然转速升高之后可能会影响到总体上的静音效果,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延长电源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这和QFan的静音理念并不相悖,只求静音而忽视散热是毫无意义的。
而更换普通风扇之后,由于扇叶变大,气流的受力面积也随着变大,再加上电源四面的进风口被堵住,势必会积压很大的气流,虽然它的扇叶转速比较低(很明显这一个最高转速为1200RPM的风扇),但是由于四周气流比较密集,对噪音的控制将会非常不利。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逆风而行的人,如果风足够大的话,基本是慢腾腾的散步也会感觉到沙沙的风声, 而一个在风烟俱静的环境中,即便是小跑两步也不至于产生太大的噪音。而且,由于风扇转速太低,元器件表面温度很难及时有效的被带走,最终将会影响到电源本身的使用寿命。
我们结合这些测试数据从理论上分析了一下QFan电源的静音效果,但是这还不足以说明Tt金刚QFan 750具备良好的静音效果,下面我们不妨通过实际的静音测试来验证一下。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电源一般会在30%-70%负载下运行,所以本次实际的静音测试将会折中在50%负载下进行。
利用风扇调速器模拟出QFan在50%负载时的转速(左为QFan风扇、右为普通风扇)
之后,我们将电源风扇的2pin接口线从电源内部引出,接到风扇调速器,整个测试过程中电源本身其实处于停转状态;我们将会利用风扇调速器使风扇的转速和之前我们测出来的满足情况下的数据相吻合,此时再用噪音仪,便可得出相应的噪音值。
在50%负载下,QFan原配风扇的优势非常明显,足足比更换普通风扇并堵住四面进风口的情况低了14分贝。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使用了电脑平台给风扇调速器供电,为了最大限度让周围噪音趋于理想,测试过程中我们将CPU散热器的风扇关闭。此外,考虑到电源内部布局、导流设计会影响风扇气流摩擦噪音,在测试过程中电源本体始终保持完整状态,风扇不被取出,保证测试结果拥有最贴近实际的参考意义。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虽然整体上QFan原配风扇的转速要明显高于更换风扇后的转速,但是QFan的静音效果在50%负载下时要比“对手”好出不少。而且我们知道,除了经常打游戏的玩家,电源大部分时间一般都是在50%左右、甚至低于50%负载下工作,这无疑又增加了QFan电源静音优势的成色。可以说,QFan系列电源凭借着先进的立体式散热方案的优势弥补了风扇转速高的弊端,而于此同时,风扇转速高无疑又对于电源内部元器件表面温度的散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将会大大延长电源的使用寿命。
温度方面,60-70%负载算是两者的风水岭。在60-70%负载之前,Tt金刚QFan 750原配风扇的转速比更换普通风扇之后要低很多,但在温度的控制上不及“对手”,这与风压降低有关;不过在70%-110%负载下,得益于更高的风扇转速,Tt金刚QFan 750的温控优势非常明显。而且Tt金刚QFan 750采用五面进风以及无边框风扇的设计,这种设计虽然可以理论上大大降低电源的噪音,但是由于内部气流有些平缓导致风量相对要小,所以散热压力会比较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满载41°的出风口温度并不算太高,属于可接受范围。
小贴士:噪音的等级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0分贝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10分贝相当于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
30~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分贝。
0dB-30极静 30-50安静 50-70较静 70-90较吵 90-110很吵 110-130感到疼痛 130-150无法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