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几年前配电脑时,精挑细选把一大堆硬件准备好,然后经销商抱来一铁皮盒子,“机箱配电源,210块,抹掉零头200”。回想那个“年代”,印象中的机箱就是这个样子的,就一铁皮盒子,之所以被叫做机箱,是因为没有它咱辛苦折腾来的硬件就没处搁了。但盒子毕竟是盒子,用来装东西问题不大,一旦被用做机箱,许多大大小小的麻烦就接踵而至了。
最先遇难的是双手。作为一名DIYer,拆装硬件是经常的事,这自然免不了与机箱进行亲密接触;但是看上去平整的钢板其实毛刺、卷口四处横生,一不小心就把双手割得伤痕累累。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DIYer都有过这样的“血的教训”。
随后被折磨的是耳朵。那个时候电脑里的风扇声音很响,但这还不是主要的“音源”,最狠的是机箱本身发出的声音。风扇转动、光驱读碟,甚至硬盘转动都会引起机箱“共振”,那种电脑放到今天绝对是个怪物。
散热问题很头疼。电脑(显示器除外)的功耗达到数百瓦,这些能量最终几乎都转换成热量淤积在机箱里,而铁皮盒子虽然也开了些透气孔,但显然效果不大,开机时间越长,机箱里的空气温度就越高,所以那时很多超频玩家都习惯打开侧板(电磁辐射?保住爱机的性命要紧,自己的安危先搁着吧)。
防尘也是个大问题。虽然平时不大注意,但一段时间下来,想清理一下机器时,发现板卡得从灰堆里捞出来。
最后是外观。这里还没讨论到“品位”的问题,关键是铁盒子抱回来的时候还有层白色喷漆,时间一长有几块地方就掉色了,斑斑锈迹开始自得其乐地生长起来……
说实话,起先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机箱是那么糟糕,可能是因为习以为常了、麻木了。后来,那箱子实在破的不成样了,于是随着一次“较大规模”的电脑升级,我又添了300多元换了台新的,以上情况都有了很大的好转。这着实让我兴奋了一阵子,并且开始关注机箱,发现原来这几年机箱的发展也很迅速,同样的ATX架构,设计和工艺早已完全更新换代了。
慢慢地,我又开始对自己的机箱厌倦了。因为这台箱子风道设计不太合理,并且机箱前后各一只80mm风扇的声音比较大,虽然没有那种恐怖的“共振”声,但滋滋的电机抖动和呼呼的风声还是十分恼人的,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些声音更是令室友难以入眠。还有个问题很要命,这箱子用料还挺结实,也挺沉的(那时俺基本上就靠这个鉴别机箱好坏滴),但是整座箱体几乎没有防EMI设计!听说电磁辐射会影响人的身体状态,会致癌、降低免疫力,还会影响下一代……如此多的隐患存在,这样的机箱我还敢用吗?
之后我一直在犹豫,花费上千元买台机箱是否合算?直至有朋友向我炫耀一台高档机箱(从二手市场花了一千多米淘来的,牌子好象不认识),简单方便的免拆装设计、完美的散热和防EMI设计、简单高效的风道建设、全面细致的防尘网罩,看的我实在是口水直流。终于,我也痛下决心,吐血抱了台600大元的机箱回来(台湾省一家OEM大厂的经典产品,本人窃以为性价比很高),又花300多元弄了个不错的350W电源,还在电子市场花不到50元淘到一只很安静的12cm机箱风扇——整个世界宁静了……
实际使用之后,发现机箱里包含的学问确实很大。设计良好的高档机箱,其各方面性能都能协调得比较完善,不会顾此失彼,而且往往采用更加人性化的设计,除免螺丝拆装之类明显的功能外,很多细节之处只有在实际使用中才会慢慢体会到。散热好的机箱未必会开很多风道,也不需要更多风扇,箱内的温度却能比普通机箱低好几度;而且防EMI设计往往相当严谨,有些高档造型箱虽然带透明侧板,其采用的亚克力材料也是经过一定防辐射处理的。
因此,对于电脑玩家或追求高品质的使用者来说,机箱的重要性其实并不亚于其内的硬件。更高性能、更安全、更易用的机箱产品会给电脑用户的工作、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提高。
这篇文章中,我们就对市面上的机箱产品做个采集,向大家推荐几款“高档机箱”。其实,如果按产品价位来区分档次的话,“高档”机箱就肯定是定位在1000元甚至1500元以上的产品了。但这样我们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至少在目前,如此昂贵的机箱还是很难令大众接受的。我们将首先考虑最实用的功能,在充分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将最具性价比的产品推荐给大家。
入选的产品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外观协调。毕竟是高档产品,如果外观不上档次的话,还是很煞风景的:)
充分考虑散热。一般来说,机箱与外界的通风面积越大,越容易散热。但是过多过大的开孔会引来电磁泄露、灰尘进入等额外的麻烦;而且不合理的风道建设会引起机箱内气流紊乱,反而影响整体散热性能。
具备全面的防辐射处理。机箱内的电磁环境相当复杂,如果不经处理,会有大量的电磁辐射泄露出来危害使用者的健康;而且这些辐射会在机箱的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金属构件连接处的电流回路不通畅,很容易在表面产生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高压放电,相当于电脑中的雷电,是危害硬件的最大隐患之一。
防尘、降噪。防尘设计和风道建设有很大关系,有些机箱产品还会在主要进风口设置防尘网,这是个值得推崇的做法。和电磁辐射一样,噪音是一种波动能量,可以从各种缝隙中钻出、甚至透过钢板穿出,因此降噪其实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普通机箱往往对此不做考虑;常规的降噪方法是增加板材厚度,并严格控制通风孔的数量和尺寸。
扩展性、易用性和牢固度。现在的机箱一般都提供前置接口面板和足够长的磁盘托架,扩展性和易用性都提高了很多。此外,很多机箱产品拥有独特的易用性拆装设计或更合理的接口设计,都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帮助。
有些产品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特色属性,这也会增加它的入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