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责任编辑
    PC发展史① 一颗晶体管引发的数字革命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初出茅庐的Intel

        “八叛逆”的带头大哥应该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创始人查尔斯·斯波克(Charles Sporck)以及后来创办了Intel公司的摩尔和诺伊茨。

        那是一个午后,诺伊茨给风险投资人阿瑟·洛克的一个电话为Intel融来了23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因为诺伊茨有一张闪光的名片——集成电路的联合发明人之一(另一位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德州仪器的杰克·基尔比)。

    个人PC和微处理器发展史
    Intel联合创始人诺伊茨(N. Noyce) (图片来源:网络)

        摩尔、诺伊茨以及来自仙童半导体的团队将全新的硅栅M0S自对准工艺应用于集成电路的生产和制造,佛德利克·费金(Federico Faggin)是这一工艺的奠基人和先行者,他是全球第一款芯片的发明者,同时也是全球首款微处理器4004的共同发明人,当时也就职于仙童半导体。由于对个人运算产业的卓越贡献,这位意大利人最终获得了美国永久居民的资格。

        后文我们会着重介绍费金以及他发明的首款商用微处理器4004。

    个人PC和微处理器发展史
    业界首款平面式集成电路,出自仙童半导体之手(图片来源techspot)

    ●下坡路上的仙童半导体

        核心研发团队的集体叛逃让仙童半导体出离愤怒,因为后来证明,这些“叛逃”的天才们在别人的旗下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说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随着德州仪器、美国国家半导体以及摩托罗拉在晶体管市场的崛起,仙童半导体的利润开始下滑。到1967年底,由于预算的大幅削减以及核心员工的出走,仙童半导体陷入了低谷。之前连年不断的巨额研发投入并没给他们带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再加之管理层矛盾重重,更是令仙童的前景蒙上阴影。

        而且,在专利还不是那么重要的年代,产品上市时机的把握就显得异常关键,而仙童半导体在产品开发方面总是经常性滞后,在研发项目上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源,但是整个研发部门俨然已经越来越偏离以产品为重心的原则。

        结果可想而知,仙童半导体的市场领袖地位很快被第二大集成电路提供商德州仪器所取代,虽然前者在业界的影响力犹在,但是内部高层管理架构却一直混乱不堪。而且,仙童半导体在品控方面做得也不够到位,通常情况下会有20%的产品不过关。

    追忆辉煌时代 个人PC和微处理器发展史

        为了追求更加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越来越多的仙童半导体员工开始步“八叛逆”的后尘,纷纷另谋高就。经过一番动荡之后,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成为了仙童公司的市场主管,但是其上任之后便单方面做出了每周发布一款新产品的决定——也就是所谓的“Fifty-Two”计划。

        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注定是个失败的策略,因为事实证明,这些仓促发布的产品中有很多机种的产量仅在1%左右,而且90%的产品出现要么出现跳票情况,要么就是在产品规格设计上存在瑕疵,亦或两者兼具。从那时起,仙童半导体的光环便开始逐渐褪色……

    power.zol.com.cn true //power.zol.com.cn/519/5191311.html report 2198 ●初出茅庐的Intel“八叛逆”的带头大哥应该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创始人查尔斯·斯波克(Charles Sporck)以及后来创办了Intel公司的摩尔和诺伊茨。那是一个午后,诺伊茨给风险投资人阿瑟·洛克的一个电话为Intel融来了230万美元...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